在人工智能日益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驱动力的当下,新加坡正不断加快在该领域的投入。然而,一份最新调研显示,AI项目虽频频在该地区落地,真正实现组织层面深度整合和成果转化的企业却仍属少数。
这是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全球CEO调研报告所揭示的主要结论。该报告覆盖全球2000位CEO,其中包括210位来自东南亚及新加坡的企业高管。
调研称,大多数CEO预计未来两年企业在AI领域的投资增速将翻倍以上,显示出对技术前景的高度认可。然而,仅有23%的新加坡CEO表示,其AI项目已达到预期的回报水平,投入与成效之间仍存在显著落差。
根据调研,虽然超过一半(52%)的新加坡企业已在部署AI智能体(AI agents),并计划进一步扩展应用范围,但目前真正实现企业级规模化部署的比例仅为14%。
IBM副董事长Gary Cohn认为,AI的广泛采用有望带来效率提升和业务增长,但要真正获得回报,企业需要具备在不确定环境下主动作为的勇气。他指出,如果企业领导者无法有效运用AI及自身数据资源进行判断和决策,这实际上是在放弃竞争优势。
IBM咨询东南亚区管理合伙人Abraham Thomas则进一步指出,东南亚企业在推动AI落地过程中,既要回应短期ROI的压力,又需在数据能力和人才储备上作出长期投入。这一平衡在区域内尤其复杂,因各国数字基础、数据监管政策和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在他看来,伴随着国家战略的推动,新加坡已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但企业也应加快构建可适应变化的数据架构,并注重高质量技术人才的引入与培养。
报告还反映出企业在AI战略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例如,80%的新加坡CEO在AI投资时优先考虑ROI,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全球平均的65%。但与此同时,超过半数(52%)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的技术投资节奏过快,导致企业内部系统碎片化、协作受限。58%的CEO强调,缺乏统一的数据架构已成为跨部门合作的主要障碍。
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资金调度挑战,62%的新加坡CEO表示需要更大的预算灵活性,以便在必要时快速响应技术趋势并布局长期创新。同时,58%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在应对突发变化时难以在日常运营与创新投入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在人力资源方面,75%的新加坡CEO指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一支具备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领导团队;72%的CEO认为,能否在关键岗位配备合适人才,并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随着AI的不断演进,人才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约三分之一的CEO预计未来三年内需对现有员工进行技能再培训或转型,67%的企业计划通过自动化手段弥补技能缺口,另有48%的企业正在招聘一些一年之前尚未出现的AI相关岗位。
总体来看,尽管新加坡在AI战略上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均处于前列,但从“愿景”走向“成效”,企业仍需系统性解决技术碎片化、数据整合难度、人才储备不足等关键问题。如何在短期效益与长期能力建设之间实现平衡,将成为企业AI转型能否真正落地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