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官宣微信已与DeepSeek进行了Beta测试,并计划将DeepSeek的DeepSeek-R1模型整合到微信搜索功能后,其股价攀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腾讯表示,此次接入DeepSeek的微信AI搜索功能,不仅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腾讯生态内的信息源,还支持联网搜索,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实时、准确的回答。目前该能力还在灰度测试中,将根据用户体验和反馈持续优化。

为什么是微信搜索

虽然,腾讯自身一直在投入资源给到自家的混元大模型,但DeepSeek-R1的开源属性和高性价比打破了闭源模型的垄断格局。其推理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0%,迫使百度、阿里等厂商均宣布免费开放服务以应对竞争。

微信作为国民级应用拥有10.9亿月活用户,接入DeepSeek后将形成“超级流量入口+开源大模型”的闭环生态。这种组合不仅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还通过海量交互数据反哺模型优化,形成“用户增长-数据积累-技术迭代”的良性循环。

根据最新财报,去年第三季度,腾讯控股营销服务板块(原“网络广告”)收入299.93亿元,同比增长17%。财报表示,这主要受益于微信生态的高质量广告收入和AI技术的应用,其中视频号、小程序、微信搜一搜显著提升了营销服务收入。

有了DeepSeek的接入,将使得微信的搜索服务、内容推荐、小程序服务等场景,实现“答案即服务”的体验升级(如直接跳转相应的小程序服务)。这种“搜索-服务”闭环对传统搜索引擎和独立AI应用形成降维打击,可能重演当年微信支付颠覆移动支付市场的路径,获得更大收益。

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大幅降低了模型训练成本,如果腾讯大规模采用这一路径,将有效缓解市场对其AI投入产出效率的担忧。

为什么形式不是AI Bot

不过,前魅族CMO、魅蓝总裁李楠日前在微博直言:“微信接入 deepseek 的方式真的令人失望,你部署一个 deepseek r1,然后给他一个微信号,让我加他好友不就完了,还搞毛页面。”

针对微信为什么选择在搜索领域接入 DeepSeek ,而不是做一个AI Bot 集成到聊天框中这个事,动点科技认为,DeepSeek-R1在长文本推理和复杂逻辑处理上表现突出,而微信搜索需要处理用户多样化的查询意图(如整合公众号内容、结合聊天记录提供个性化答案)。相比之下,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更擅长轻量级即时问答,两者形成技术互补会更好。

目前,微信搜索已覆盖超10.9亿日活用户,通过AI搜索可直接提升内容分发效率(如自动关联小程序服务、推荐公众号文章)。同时,个人微信接入聊天机器人存在账号封禁风险,企业微信/公众号集成需处理数据隐私、超时限制等问题。而搜索场景仅调用公开内容(如公众号文章),规避了直接处理用户私聊数据的合规压力。

另外,腾讯已经通过“腾讯元宝”等独立AI助手支持DeepSeek,已实现对话场景覆盖。将DeepSeek能力集中在搜索领域,既能强化微信作为信息枢纽的地位,又可避免与自有产品产生内部竞争。

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微信可能会逐步探索AI能力向聊天场景延伸,目前接入DeepSeek更多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并扩大流量入口,但并不意味着要将一些核心的技术池子完全假手他人。

在今年初,马化腾就表示,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的储备,希望各个BG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目前包括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都将推出AI智能体。

因此,微信与DeepSeek的合作,本质上并不亏。通过低成本、高精准的AI搜索,微信不仅强化了内容分发与商业转化的链路,更以“答案即服务”重构用户习惯,撬动搜索市场的传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