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shery的财务造假风波可能要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据彭博社日前报道指出,根据一份调查文件显示,对曾经的印尼水产明星企业、并且也是东南亚首家水产科技独角兽eFishery来说,其投资者的投资回收率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不到——或者换句话说,投资者每投资1美元,可能连10美分都收不回。

据消息透露,18年至24年期间,eFishery损失了数亿美元资金,并且多年来一直在虚报财务数据。而根据负责接管以及审查该公司业务的顾问机构FTI Consulting表示,“eFishery目前的形式在商业上并不具备可行性”。

此外,根据FTI Consulting的报告,截至今年2月中旬,eFishery的现金约为5000万美元。FTI Consulting认为,在没有重组计划的情况下,eFishery的现金余额将会持续减少,并建议eFishery“关闭大部分业务”。

从这一点出发,彭博社表示,eFishery的优先股股东可能会面临一场挑战——一旦eFishery走向破产清算,基于股东的同等比例偿还前提,在“乐观情况”下,eFishery的投资者可以从1美元中收回9.5美分。而在“保守情况”下,这一数字可能只有8.3美分。

于此,彭博社表示,以对eFishery投资了1亿美元的阿比扎比投资机构G42来说,该机构可能只能收回830万美元资金。

再作为参照,自13年成立以来,eFishery在共计5轮投资者获得了3.15亿美元的优先股投入。

另一方面,就eFishery的具体业务情况——如本栏目此前介绍,“eFishery是一个专注于为水产养殖群体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从养殖技术到饲养培育再到融资借贷以及采购销售,eFishery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其实际表现可能也不是多么乐观。

以其主打产品喂鱼器而言,此前,eFishery曾宣称在客户处安装了超40万个喂鱼器,但据今年一月份的调查估测,该数字只有近2.4万个。而在本次的报道中,这一数字可能只有6300个左右,并且其中只有600个发回了数据。以此计算,按照其“40万”的说法,eFishery喂鱼器的有效使用率可能只有宣称的0.15%。

在融资借贷方面,调查人员指出,eFishery融资安排的违约率相对较高。并且当渔民无法偿还贷款时,eFishery也将承担其中的所有损失。报告也进一步表示,在eFishery的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中,约有76%的部分被视为逾期60天以上的坏账。

在技术能力方面,据调查人员透露,eFishery的水平也相当不理想——eFishery的应用程序并未接入自身的会计系统,并且许多渔民都是手动与卖家进行匹配的。而根据相关演示文件,eFishery所宣称的水质传感器不仅没有得到部署,其宣称的饲料预测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错误的。

此外,报告也强调,eFishery本质上“像是一家没有技术的传统贸易公司”,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该公司的员工数一度高达2600人。相应的,在经历了这些风波和裁员后,如今,该公司只剩近200人。

回到本文的焦点。据悉,在eFishery的投资者中,包含了淡马锡、软银(软银愿景基金2号)、红杉印度(现为Peak XV Partners)、G42Kumpulan Wang Persaraan(马来西亚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500 GlobalNorthstar等区域及全球知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