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的时候,曾参加过伦敦和利兹的OpenCoffee。这是一个非常休闲的聚会,人们从办公室里逃出来放松两个小时,找一家温馨的咖啡厅,见面、闲聊。我非常喜欢这种聚会,当时就在想,在中国不妨也开办一个,但是不叫OpenCoffee,得叫OpenTea,因为在中国咖啡应该不如茶那么流行。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把OpenCoffee带进中国,但我的想法也有部分错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喜欢咖啡了,至少是喜欢在咖啡厅与别人见面。我们甚至认为,咖啡是中国互联网繁荣的象征

我觉得现在是在中国创业的好时机,不仅仅是因为有充足的资金,同时也是因为正在改善的创业生态环境。除了由当地媒体举办的一些创业比赛(如DEMO China)以外,越来越多西方风格的活动,比如BarcampStartup WeekendiWeekend,Mobile Monday等等都进入了中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创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当然,我们肯定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活动。

然而,作为所有这些活动的协办者,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够使这些西式的活动对本地的创业圈子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喜欢这种颠覆传统会议的形式(Unconference),让人们在一个周末聚在一起,专注于某一个项目的构想,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观众仍是外国人或者说英语的人;参加活动的创业企业看上去都有待提高,因为许多很好的国内创业企业的创始人们都很害羞(应该说,中国人大体上都很害羞),而且在早期并不希望暴露自己的想法;有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导师或评委,实际上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了解并不多;一些组织者热情满满但缺少经验,这些活动往往都是徒有其表。

如果选择茶这种本土的方式,那么结果可以走向两个极端。有本地的政府或软件园来提供免费的场所以及其他的资源,这固然很好。但如果他们不懂得创业的精神,不懂得创业企业真正的需求,也许会使得活动变得更糟,甚至失控。

要把英语社区同中国本地社区进行融合是非常困难的,语言真的是一道障碍。你可以用英语做一个演讲,但之后更重要的交流和讨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困难的。DEMO China很不错,但还是有点老套,而且不适于早期的创业企业。我们需要把更多本地的人才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东西,同时,需要那些高端人群(如投资者和专家等等),放下架子,直接面对草根阶层,与他们真诚地分享创业心得。

咖啡还是茶,或者二者的结合,味道都不同,而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却是一样的——营造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

(本文由动点科技主编卢刚撰写,原载于英文版,许青腾翻译,原文链接:http://technode.com/2011/08/15/coffee-or-tea-building-startup-environment-from-ground-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