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米聊、微信等通过手机通信录、QQ群等已有社交关系所搭建起来的手机社交产品,我更愿意关注借助手机特有的位置属性,可能搭建起来另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的社交产品。

这种全新的社交网络是传统社交网络难以覆盖到的,其中有偏商务类的在活动会议等具体场景中认识新朋友的,也有纯粹以交友为目的,几米属于后者。

几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希望用户能够和几米之内的人聊天。产品设计非常简单,打开之后即进入一个以位置来划分的群聊社区,可以看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人,以及大家聊天的内容,这有点像QQ群。点击某个人头像,即可以看到他/她与你距离(只有距离,没有具体的地图显示),如果通过群聊对某人感兴趣,也可以选择与其私聊。

目前几米采用动态计算方式来划分社区,当用户多的时候,缩小社区的范围,用户少的时候,扩大范围,保证每个以位置所构成的社区里有15人到20人,这个数量既能保证聊天的氛围,又不至于产生由于人员过多所带来的信息刷屏的麻烦。

这种简单的产品设计是我喜欢几米的一个原因,用户一进入就知道怎么玩,上手非常容易。另外一个则是其群聊功能的设计。

我们知道,中国人没有和身边的陌生人主动搭讪的习惯,在虚拟的网络中也一样。即便你鼓起勇气对别人说句Hi,别人也未必会回复,这种交流要想进行下去相对是很困难的。而用群聊则很好的化解了这个难题,在一个公共的聊天环境里,用户没有太多的顾忌,再加上本身是以地理位置所建立起来的社区,讨论的话题都是与某一区域相关的,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很容易参与进去。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产品刚刚起步(8月初上线),用户密度还不够。基于位置所建立的社区范围比较大,即使比较近的用户也在数公里之外。可以设想,当用户可以和周围数百米用户交流的时候,会更加好玩,活跃度会增加,也会有更多实际的用途,比如同小区的人通过这类应用联合起来向物业维权,或者周末一起约去打球等等。

二是用户关系难以沉淀。根据登陆时间和所在位置的不同,在几米上所能看到的周围用户也不同,这是一个流动的社交网络。即便你在群聊中遇到有同样兴趣爱好的群友,想与其成为固定好友,在目前几米产品中还不能实现。用户关系沉淀,不仅关系用户深度交流的需求,也会关系后续的盈利问题。

几米联合创始人刘永巧介绍,目前其团队已经在开发新版本,在下一个版本中将会加入一些功能让用户关系能够沉淀下来。另外,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上,刘永巧称几米不会只定位在交友方面,对于具体功能他没有透露。

几米团队目前共有6个人,且都非常年轻,所有成员均为85后。几米CEO高康迪之前在网易微博任职,今年3月份拿到天使投资,之后离职组建了几米项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