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看到的网购模式都是买家出价竞标商品,不过在杀价帮,一家由创新工场孵化的全新模式的团购网站,则是供货商为了获取订单而进行竞价,竞价商品的种类从手机、数码相机到电脑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
杀价帮的创始人彭林,在创业之前曾在清华同方工作了10年。在离开前,彭林担任清华同方的消费渠道事业部总经理,管理全国范围的计算机销售业务。
分销渠道中的机遇
“在清华同方,我们自己分销产品。分销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不仅仅在大城市有渠道,在每一个小的乡镇也有。”彭林是这么解释中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分销渠道的。
“在国外,许多生产商(譬如惠普)在商品定价上有很强的控制力,基本上分销商以及零售商都是跟随着生产商的价格策略走的。而中国的分销渠道则非常有特色,”彭林说道。
在中国,商品一旦售给分销商后,生产商对产品价格的控制力就很弱了。不同地方的分销商出于他想不想做成一单生意,会给商品定下不同的价格。“通常如果买家订购量大或可以现金支付时,分销商便会给出更优惠的价格。”因此,不同的分销商会为了订单而在价格上竞争,这就给了杀价帮机会。
最低价者胜出
在杀价帮,用户挑选喜爱的商品并下订单,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例如:有100个用户想要购买iPhone 4S),供货商便可以开始为订单竞价,价格便会越变越低。最终提供价格最低的供货商就能成功拿到所有订单。之后用户进行付款,中标的供货商则进行送货服务,在杀价帮的一场成功的交易便完成了。
“有时候买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反悔或取消订单。但是大约平均80%在杀价帮订货的用户最终会付款,这一数字对供货商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网站去年十月上线,目前平均日总交易量为20万元。“在我们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彭林说道。杀价帮的服务现在对买家与供货商都是免费的,但是发展成熟的时候,计划收取一定的佣金。
“助跑”还是“加速”
杀价帮来自创新工场的“助跑计划”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为几乎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服务的。而像友盟、豌豆荚等等都来自“加速计划”。
我曾经好奇为什么作为在清华同方有10年丰富行业经验的彭林,会申请助跑而不是加速计划。他是这么回答的,“在创新工场,也有人问过我相同的问题。我想如果申请‘助跑计划’,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当然,在创新工场的经历对彭林有很大的帮助,在孵化结束后,他便从雷军处获得了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之后他与自己的团队6人搬出了创新工场,开设了自己的办公室。
下一步:一年一个亿
为了进一步发展,彭林一直在寻找一个有着丰富扎实的市场推广经验的合伙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推广了,我很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在未来的6个月里,他希望可以将杀价帮的日交易量增加至35万元,年交易量至一亿元。
“之后,我希望能够获得大约300万美元的首轮投资。”看起来这些目标对彭林和他的团队来说并不太难。祝他们好运吧!
(本文由动点科技特邀作者sherman so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