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消费”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新,但严格说来,已经存在许久了。如果你曾经租过房子,借过朋友的自行车或是交换过CD,那你就曾经参与过协同消费。

那为什么这一概念最近如此受关注呢?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以及相应产生的社区,使得协同消费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来自美国的Airbnb、GetAround以及TaskRabbit已经将这种分享的模式应用至房屋,汽车,以及一些生活领域。很快,国内的公司也开始紧跟这一潮流,但是想要成功,不仅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也要让人们愿意为此付费。

爱日租,国内一个类似Airbnb的房屋租赁平台,称自2011年底成立以来,共收到20万次的房屋预定,但与它的美国同行相比仍是相去甚远(Airbnb成立于2007年,目前拥有1千万的预定记录)。爱日租的联合创始人李国栋表示,在国内所面临的最独特的挑战就是,诚信的缺失。国内的大多数用户并不愿意将房屋出租给陌生人。

陌生人之间的不信任是中国文化中很特殊也根深蒂固的一个特质,这对协同消费在中国的发展步伐造成了阻碍。毕竟,协同消费的根本就是分享,并且是与陌生人分享。爱日租目前的定位还是相对巧妙的,它瞄准的是中国房屋市场上成百万间用于投资的房屋,这些房子买来就是为了出租,再最后出售掉的。

但是,例如我搭车或是乐搭这样的实时拼车服务,就十分直接地面临了诚信缺失所带来的问题。在中国,拥有车不仅是金钱,更是精神上的投入(车主都很爱车),经常可以看见有车主在马路上因为车子的摩擦而吵得不可开交。所以,对他们来说很难想象让陌生人搭车是怎样的情景,更不用说有陌生人把自己的车子直接开走了。

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些公司的创新度。虽然中国已经因为版权、创意,甚至是店铺造假的问题声名远扬了,但我们仍然看得到一些有好的想法并做得不错的公司,比如新浪微博。如果爱日租,我搭车以及乐搭可以在自己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市场的特质进行改良,那么相信它们应该可以在海外大军到来前,在中国的协同消费市场站住脚跟。

在美国,协同消费的火热可以归结于经济的下滑,与陌生人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服务可以为他们节省更多的开支。即使没有像美国那样严重,但现在中国的经济也正在经历减速。是否中国用户会为了节省开支,而进入到原本不太乐意涉足的协同消费还有待观察。未来协同消费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取决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