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接入教务系统获取课程表,并围绕课表建立校内小范围社交圈的“超级课程表”近日宣布获得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数百万投资,此前它已经有一轮天使投资和一轮千万元级别的融资。“超级课程表”的开发团队是清一色的90后,CEO开始做的时候大学都没毕业。

相比之下,另一款产品“课程格子”的团队就更加中规中矩,由曾为微软工程师的李天放进入创新工场,在做完计划FM以后推出。课程格子上线半年后,今年2月宣布达到百万用户,整个团队获得创新工场的百万元天使投资。

在一些高校内部,由学生自主开发,或者校方官方开发的校内手机应用也获得本校学生的青睐。上述第三方工具与其互相拼抢,构成了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们的虚拟活动阵地。

综述

现在新生入学,除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为“标配”以外,平板、MP3/MP4、相机等数码设备也会由家长“选配”甚至一次性买齐。家长为孩子添置数码装备的平均投资都在1万元以上。

事实上,网络已经普遍的为大学生所接受,校规限制学生带电脑的学校也正逐年减少,电脑在校内的应用也开始不仅限于网上选课。在如今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可以联手组队开发应用的今天,他们同一所学校内可能仍有贫困学生因为要保住助学金,而不能拥有自己的电脑,这实际上正在扩大校园内的知识鸿沟,并将影响学生们的未来人生。

由于手机更容易成为抹平贫富差距的上网终端,让贫困学生也可以拥有使用应用和网络社区的权利,加上一些学生宿舍固定宽带速度慢限制多,电信运营商又对学生入网有优惠,综合来看,移动端对学生的作用远大于pc端。一些校内团队在时间和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就选择优先开发纯客户端,放弃Web版。

和过往不同,以及和现在其他移动应用主要依靠iOS平台,企图寻求更佳的盈利不同,这要求面向校园的应用至少要开发iOS和Android双版本,有条件的也要抓紧开发Windows Phone版本,以符合多种多样的学生终端现状。

学生群体的数码装备主要由家长添置,所以不一定孩子会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有主见,可能的想法是“配置够用就好”。因此,使用方法相对比较单纯。比如说,在还没有拿到足够机型数据的时候,可以大致判断iOS用户的渠道都是iPhone,少有用3G iPad或者iPod Touch的(因为不会很多人用MiFi或者再拿一部手机做路由,就是为了专门跑你的iOS应用),也就排除了他们终端价格低到1000多元的可能性,据此可以对使用者做进一步的预判分类

90后和00后学生们还从小就积累了众多的个人信息,小学或者初中已经在QQ空间发布自拍照,甚至有心的家长从孩子还未出生就预留了社交账号,甚至可以查询到孩子刚出世的档案记录。所以,如果想获取学生们的社交关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如果用心打通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并进行挖掘,就可以得到单个用户的一条完整的人生轨迹

三种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校园应用涵盖的范围包括新闻通报,教务管理,校内社交和校内电商4大部分。《广州日报》整理了一部分高校开发本校内App的案例

重庆的一所高校推出新生APP,新生只要在手机上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可知道自己被哪个学院录取,宿舍分配情况,并直接前往新宿舍。厦门集美大学的一个学生团队开发的APP,大学生人在宿舍,就可完成叫外卖、选课、二手物品买卖、图书馆找书、找兼职,以及交友服务。各大名校均已经有官方或半官方App,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在线”、复旦大学的“人在复旦”、同济大学的“微同济”和厦门大学的“厦大包打听”。

动点将第三方通用应用、本校学生开发应用、学校官方开发应用这3种不同类型的优缺点做一个比较:

通用应用
优点:团队更专业,产品打磨更精细,考虑不同地方学生的共同需求,并可实现校际互动
缺点:不够“接地气”,需要多次转手做地推

本校学生开发应用
优点:简单粗暴地直接适用于本校或本院学生,含有类似校内秘籍的,只有校内学生才知道的特色功能
缺点:技术水平可能欠缺,面临被学校收编或者监管的风险,创始团队离校后项目持续性存疑

官方应用
优点:可以优先和教务系统、学校数据库对接
缺点:可能是充满官僚气息,效率较低的团队运作,功能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

结论

长远来看,只要能够对基层情况足够了解,通用应用完全可以替代本校应用,因为他们能做的事都是差不多的。不管是课表,自习室空座查询,叫外卖,抽象来看都是可以量化和通过系统管理的,只要有校园代理,或者和校方建立联系,本校应用特有的功能也很容易拿过来。现在本校应用火爆,主要也是因为没有出现一个能用心去收集信息,整合服务,做得和本校应用一样好的通用产品,但我相信迟早会有的,只是不知道会是谁做出来。

产品推广都是从产品所在地开始的,所以北方和南方可以各产生一个主流的课程表类应用。受惠于当地的移动开发者圈子,北上广深加杭州成都等地的高校学生更容易优先使用一些针对学生的产品或服务。

非211/985院校、二本院校、小城市的专科、技校等等,对专属校园应用的认知程度就逐级递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借助贴吧、微博、微信甚至飞信等上一个世代的通用工具进行互动,其实也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不过,对于通用应用来说,有时候需求是人为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