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n_T1_Black_Bottom

说明:本文转自知乎,作者为魅族科技黄轶轩,转载已经征得同意。虽然作者所供职公司与锤子科技存在一些业务重合,但是为了尊重原创,我们没有做删减。

以下为正文:

即使是 Apple 表现较差的 iPhone 5 发布会,Tim Cook 的表现也比老罗这场好。无论是从 Tim Cook 的踱步顺序,手部动作,语气停顿;还是发布会使用的现场视频(Jony Ive)、小节与小节间的时长控制,负责不同部门大佬的切换,老罗这场做的甚至不如「锤子 OS」 发布会那场。更不用说,Jobs 尚在时,iPhone / iPad 发布那两场,经过上百次排练的精准和优雅。

所以我认为,老罗这场可以说是发挥失常。具体表现如下:

过于依赖个人口才

他太想讲清楚锤子的优势和情怀,太想让大家了解锤子在精细精妙之处的美好。换句话说,他太信任自己的口才,太想用故事去说明,而不是对比数据和演示动画。手快的媒体新闻稿评论大致也都出来了。觉得我扯淡的人可以搜搜这些文章——这里面有多少会提罗老师的那些小故事(小段子)?那些跟五十岚老师、跟 Robert Brunner 谈笑风生的小故事?
结果就是:信息到达效率太低。

所以发布会完了之后,有同事说软件部分完全可以不用看视频,直接听+想象就好。我甚以为然。回过头想想业界标杆,乔老爷那场 iPhone/iPad 发布会,你纯听,听得懂么?

过于依赖个人演示

交互不同功能介绍(比如 Facetime 这个新功能可以用人来演示,显得更加真实)。在没有反复排练的情况下,如果全部由个人来实操,投射到屏幕上,就会特别冗长和没有顺序,容易超时,换句话说就是容易失控。想想 iOS 7 发布时,Apple 是不是巧妙的切换到了一个动画去演示整个交互设计和设计风格的转变?

软件过于细微

这就是「恋物癖」,或者「工匠」的一致毛病。(我就不吐槽我司 UI/ID 部门夜里一个电话被 JW 从床上拉起来改的悲惨故事了。这点我们视觉设计的头头 @陈希 Chris 可以来说说……)
这场发布会,他强调「软件我只能讲10分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而超出的时间都在说什么呢?细节。他太担忧大家不知道 Smartisan OS 的好了。这给了我「关心则乱」的感觉。不同于硬件部分,有章法有对比,有案例有故事,有视频的那些细节。软件部分简直是罗老师的个人秀。我仿佛穿越回到了2年前,采访进行到凌晨1点,在老罗英语办公室的会议桌上,他在我和谢梦遥面前极度兴奋,孜孜不倦强调锤子 OS 未来细节的优美之处。

细节是比较才能知道好坏的——还是回到我之前说的,软件部分,锤子 OS 目前尚在初步阶段。或者说,一年后,它的惊艳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再花长时间介绍没有从质上去提升的细节,已经给人疲劳之感。而细节这些玩意,对于一个普通的看客来说,并不是能从大体量上给1年后没有多少变化的锤子 OS 加分的项。它们散落在各个地方,缺乏一个主线贯穿。这一点不得不自夸:MX3 的发布会在主题上更加直观。以如何打造单手操作为核心,展示所有 Flyme 3.0 做的那些优化。

而据我了解,一部分前方听众在罗老师拉长软件介绍部分时开始撤了/睡着……。这在「我的奋斗」系列,是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其实讲给识货者,这说一万年都不为过。讲给消费者和围观者,这不一样。产品细节,尤其是软件细节的好和优雅,理应由消费者拿到手后判断。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口头宣传,将信息压力释放给消费者。

说说手机和锤子

这是一款给我新感觉的好手机。我之前的专栏里也多次表达过对锤子的期待,即使有利益相关存在。我依旧会赞——好东西为什么不让知道他的人更多一些?只是,老罗一定要挺住。他显然遇到了资金问题。按一个从零开始的小厂商算,BOM 成本不会低,而是更高。也都是顶级(一流)配置了,我算了算认为,1500+比较靠谱。就算 2000 吧。7千万支撑一年的运营+研发成本已经很吃紧了,不是缺钱肯定不会融下一轮的。新进来的 1.8 亿的融资刨去现金流+运营成本,大约留出 1 亿左右来下资材订单。2000 元的 BOM 成本,也就是 5W 台手机。第一批 5W 台手机即使全部卖出去,资金链依旧会有吃紧。老罗还是缺钱。说到这里就够了。

如果你真的是老罗的粉丝,就应该去预约,然后下单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