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现如今,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在这出海的路上,智能硬件充当着别样的风景——带有中国特色的无人机、机器人、投影仪等硬件都相继出现在了国外的市场中。与此同时,众筹也成为这些出海的硬件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近日的TechCrunch北京国际创新峰会上,Indiegogo 大中华区高级主管雕明容、亿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极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廖杨就硬件出海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动点科技做了如下整理。

“就美国来看,如果找对平台,而且众筹做得很到位,准备得很充分,刚开始用户获取的成本其实是很低的。但在众筹截止之后,就需要任重道远打持久战了,因为众筹用户对你产品的期待值很低,忍耐度比较高。所以在前期,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然后获得他们。另外,之后一旦进入到海外市场,比如美国的线下店,这就又回到一个传统生意的环节,大家就需要扎扎实实地把这个事情做好,不存在太多的捷径可言。”在提及中国厂商获取海外用户的门槛高低时,熊逸放这样说到。

而在如何提高海外用户的黏性方面,廖杨表示:“产品研发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你和用户有友好的互动,他就从用户变成粉丝,并帮助你拓展。此外要运营好你的Facebook和当地的社交媒体,让用户知道你们的一些发展。这样良性的互动才能增强用户黏性。”

[iframe frameborder=”0″ width=”640″ height=”400″ 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g0347fvi5ox&tiny=0&auto=0″ allowfullscreen]

对于出海路上需要规避的坑,熊逸放则表示:“这件事情本身就有很多的复杂性,比如在关税、每个国家的用人方面,如果你在当地国家开展分公司业务,你还会有一个如何去管理当地员工文化的冲突。在国内大家不管对文化还是人际,都有更好的理解,但是到海外之后一切都变了。而且对于一个做企业的人,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去梦想在半年内把货铺遍美国市场,一年之内就能把货铺到全世界。即使你铺到了,也不代表你可以做得很好,可以很好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

当然,面对这样的水土不服,又需要怎么做呢?

廖杨对此表示,大家要有专利保护意识,创业者需要先想好怎么保护自己。另外从需求出发,了解用户和当地市场,找到突破口。创业公司最稳妥的办法是在考虑你的现金流、产品、研发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开支,把宣传做大。做更多的PR,参加更多的活动,用更多社会的力量,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以产生一个正向现金流。

雕明容认为,中国公司做海外市场最关键的还是要了解到他们的用户跟国内的有什么不同。产品需要根据海外用户的需求改进,并跟当地的用户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反馈是最重要的。

据介绍,Indiegogo已经开始在众筹之后的服务上投入了不少精力,比如跟当地的销售渠道合作,等众筹完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推出他们的产品。“中国公司应该多参考自身团队擅长哪方面的工作,没有经验的,可能做不好的,先去找一个美国的合作伙伴,比如说找一个代理公司帮他们做一次,从经营中学会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