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疆创新于本月23号在纽约举行发布会,发布“御”品牌系列旗下一条全新的产品——Mavic Air无人机,和我们先前的剧透一样:它折叠后面积和一部手机外壳相当,对角线宽度为213mm是御(335 mm)体积的四分之三,重量430g,相比御Mavic pro轻了41%。即日可预定,28号开始官网商城以及实体店现货发售:

“御” Mavic Air外观上结合了Spark的圆滑和Mavic pro的棱角及折叠外形,流线型的设计和醇厚的调色用料让它显得更具未来感,散热口的别具匠心,带有DJI 不锈钢标识的撞色边饰,都让它的质感和精致度更上一层楼,事实上从舞台一侧飞上来的时候,现场的所有人都被它王者般的气息吸引在轰鸣声中如同被无形双手瞬间拉扯到另一个时空当中来,这样再浮夸的描述可能在图片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接下来我们干脆看图说话:

“御”Air 有三种颜色可选,磨砂质地的雪域白,闪耀金属光泽的曜石黑
以及我个人最喜欢的烈焰红,具有跑车的热情张扬。
全新设计的遥控器配件
“御”Air性价比更高,4999元的标准套装包含收纳盒,桨叶保护罩和全新遥控器,让飞行和运输更安全。全能套装,包含一组备用螺旋桨、两块备用电池、遥控器、单肩包及可折叠充电管家等,可同时为四块电池充电。充分释放“御”Air的潜能。
还可将DJI飞行眼镜与“御”Air搭配使用,体验身临其境般的FPV飞行视角,欣赏壮观的全景画面。
大疆牌运动背包?

以下为大疆产品图和拍摄样张。现在在4k基础上三轴增稳云台还可一键拍摄25张照片合成的3200万像素全景环视图,视频拍摄的最大码流提升到了100MBPS,普通摄像机以及MavicPro则还停留在60兆比特,这就对慢速摄影等高专业度和多样化的摄影需求满足了新的技术门槛。此外遥控器最远图传距离达4公里。

发布会上还有这一些亮点经过了官方的确认和重点介绍:

  1. FlightAutonomy 2.0 :它能从精密的传感器网络中收集信息,建立周围环境的三维地图并进行实时定位。让“御”Mavic Air轻松驾驭各种复杂飞行环境,比如森林徒步。
  2. 高级辅助飞行系统(APAS)是大疆多年来致力于飞行轨迹计算的研究成果,就像自动驾驶一样,在飞行时,APAS会自动规划航线,垂直或横向绕过障碍物。有了APAS,飞行变得如此安全简单。
  3. 现在全机由7个摄像头组成的视觉系统可随时随地进行前视、下视和后视三个方向的环境感知。
  4. 全新视觉指南针和地形检测系统带来更可靠的返航和更安全的降落。
  5. 全新的VIO(视觉惯性里程计)技术配合定位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增加了传感器冗余,大大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6. 运动模式下的最高速度可达68.4km/h,助你实现一场刺激的疾速之旅。
  7. 在大风天气环境下(10m/s和36km/h)或5000m的高海拔地区,“御”Air也可以实现稳定飞行。

在此之前,只有更昂贵的大型无人机才能达到这样的飞行性能。所有的技术只是为了达成一个目的——将“御”Air打造成大疆最智能可靠的消费级无人机。大疆官方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也为到场媒体安排了问答环节,对于国内众多无人机爱好者和观察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这款产品研发过程以及备货情况官方进行了独家解析:

Mavic Pro的前起落架较长 “御” Mavic Air则在前向机臂末端配备一组可折叠起落架。

Mavic Air在开发遇到过哪些设计问题,或者研发问题?

大疆创新企业战略总监张晓楠:刚才大家看到了Mavic Air前脚架有一个折叠的支架,同时也是无人机的全向天线。这个细节是一个巧思,可能大家觉得还好,但这个细节的诞生是一波三折的。原本是机身太小了,所以用原来把天线内置到机身或者安装在机臂上的办法,会产生干扰,影响操控的体验。当时我们试了很多地方,装在脚架下方,把它作为支架把云台支起来,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其实保护了云台,另一方面在机身之外而且距离比较远,也保证了使用中的体验。

此外,Mavic Air的更多功能对计算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但这种难点不仅仅是芯片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更强大计算力的同时,还要关注能耗它对能耗。为了减少能耗需要调整整个计算构架,这是系统工程。你提到了我们在攻克技术难关中的一部分问题。我们反复强调Mavic Air从内到外都是全新的产品,在新平台用了新的技术,突破了许多技术难点。在我的理解里,我们15组传感器的融合算法和计算性能提升相辅相成,减少了对单一传感器的依赖,也提升了计算的效率。另外一方面在有冗余的情况下使我们能增加更多的功能,像这次推出“慧星”和“小行星”的一键短片功能。这是涉及到多个方面整个系统的提升。

可以透露一下产品还有哪些妥协,将会在第二代中得到充分展现?

大疆创新企业战略总监张晓楠:我们会从两个维度看遗憾和妥协这件事。从实验室研发的角度来说,所有的技术都有遗憾,都有更高的挑战。我们去研发外形更小性能更强大的无人机,这个探索过程是不会停止的。但从量产的角度来说,我们对Mavic Air是非常满意的,各方面达到了很好的均衡,整体品质也做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技术没有止尽的,我们也会持续探索。

(MAVIC) AIR这个命名和苹果一样的逻辑吗?

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全世界有四大著名的Air命名的商品,AIR在我们眼里觉得代表轻薄便携,在一些极客心目中,AIR这个词汇也有这方面的印象,相信Mavic Air也确实给大家带来了这样的感受。2018年大疆打算开设更多的旗舰店,授权体验店和零售点。具体的进展时我们会给大家分享更多的数据。

首批备货多少台,能避免出现MAVIC PRO在产能上供不应求的状态?

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2016年Mavic Pro发布后大疆经历了一次产能的危机。但那次大疆全力以赴,最终在2017年1月的春节之前交付了所有2016年的订单。而且经过这次之后,大疆的生产品质,产能的弹性平衡,供应链的协同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台阶。这次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目前来看Mavic Air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欢迎,我们会在1月28日正式发货,让已经订购的消费者尽快拿到产品。

一点题外话:在这款AIR推出之后,网上评论都觉得这是大疆“自己打自己”,对于此大疆发言人的解释是——MAVIC AIR在产品定位上更多是针对用户与市场的反馈,Mavic Air适合注重生活品质、热爱旅行、户外运动的人群——现场也邀请来了一组旅行视频制作情侣达人现身说法讲述90s年轻人和无人机随行新视界的故事。所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就意味着不是非要在已经有的产品线做升级,而是通过深化技术做出符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体验的产品。我们相信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不是一道简单的价格上选择题,毕竟购买无人机的人群对于上千左右的区间敏感度并非那么强烈,而是这样一款产品在功能和技术上的突破可以毫不犹豫得去做出判断和选择;那么对于大疆自己来说,这样一款产品也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升级换代,而是对自己在消费无人机领域的独孤求败保持一种创新的姿态和斗志,如果mavic是那个1,那么以后的产品研发都是在无限给它添上后面的一个个 0,就像他们自己说技术没有止境会持续探索下去,无限接近极致的Air只是这一阶段大疆给自己,给无人机爱好者们的最好成绩单。最后十分高兴得通知读者我们已经拿到了机器请在瑞雪里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