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造车依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你或许也跟我一样充满疑问,互联网造车为什么在这几年突然爆发?它对传统车企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在新时期下,互联网造车究竟还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不仅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更是为了让大家更为全面地了解互联网造车,2018 年 7 月 3 日,在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杭州 2018,我们特别邀请了互联网造车代表企业——奇点汽车的联合创始人沈海寅,一起探讨互联网造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一场由特斯拉引起的新造车革命
据介绍,包括奇点汽车在内,中国互联网造车企业大多兴起于 2014 年或者 2015 年初,究其原因,很大层面上是受特斯拉的诞生以及后来进入中国的影响。
“像我们这批新造车势力的人,基本都是在 2014 年初拿到了第一批特斯拉,此后,我们大概花了半年对特斯拉进行分析,并评估在中国做类似创业的可能性,然后便开始创业了。”沈海寅认为中国很多成功产品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国外同类产品的影响,而包括奇点汽车、蔚来汽车在内的新型造车企业都需要感谢特斯拉的开拓性贡献。
当然,除了受特斯拉的影响以外,沈海寅还表示,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支持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是其创业做奇点汽车的另一重要原因。
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出现,其实是对行业的一次巨大变革,由于造车新势力们采用电机取代了技术难度更高的燃油发动机,造车门槛被大幅度降低,造车再也不是那几家传统巨头的专利了!另外,由于互联网企业在基因上就更了解客户,其甚至有望将传统车企降格成为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代工厂。
“当每个行业由高度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它在制造方面的社会分工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过去电脑、家电、手机等行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最后的销售,最早的时候其实都是由各家企业自己来完成的;而当行业进成熟期之后,不可能所有企业都还能成为‘五项全能选手’,大企业会倾向将制造都分包出去,比如苹果、小米都是把产品制造分包出去了。”沈海寅认为汽车行业也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代工的苗头。
沈海寅认为,传统车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流程的严格管控,这有利于把控产品品质,但这也将成为阻碍大企业创新能力的障碍,因此,传统车企有可能成为关注用户体验的互联网造车汽车的代工厂。“ 就像今天我们去买房子,我们已经不会去关心房子本身造得合格不合格,而是更关心户型、小区的体验是否能更好。”
不过,作为新事物,互联网造车在早期其实也遭遇到了很多质疑,质疑者普遍认为毫无汽车制造经验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适合造汽车。
“大家恐惧时我贪婪,大家贪婪时我恐惧!”关于质疑,沈海寅认为,如果大家都没有任何质疑,那(奇点汽车)兴起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只有在传统的企业看不懂、看不清或者看不起的时候,新的创新公司才有更多的机会出现。
交付是难以忘怀的痛
据了解,2018 年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交付承诺大部分都在 2018 年。但目前好多企业都出现了交付延迟,或者小范围内部的交付的事件,那么,交付的困难在哪儿呢?
对此,沈海寅表示,造车新势力们,往往是把一些产能爬坡早期定为交付时间,这样大家感觉上好像交付不是那么顺利,其实产能爬坡对于传统车企也是必须要经过的阶段。“即使像丰田、大众,他们都会经过产能爬坡阶段,但他们本来定的时间都在(生产)半年之后,这就让传统车企在交付方面看起来问题不严重。”
另外,沈海寅还介绍,某些企业会因为采用了大量新的技术而导致交付延迟。“比如蔚来汽车,它用的全铝车身,这是目前中国传统制造中用得比较少的技术,因此,要实现正常的交付,就要突破更多的难点;另外还有特斯拉,Model3 交付的延期,在行业中有非常多的争论。这个和特斯拉对于生产自动化高要求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它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传统生产自动化水平一样都定在 80% 左右,那它的交付不会有问题。但 Elon Musk 是一个狂人,他把生产自动化要求在 95% 以上。大家想一想,如果两个零件的对接要让机器人完成,这个技术的难度自然非常大。”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延迟风险,沈海寅表示奇点采用了更加成熟,不仅运用了成熟的钢材,车身工艺和传统车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就使得我们在交付上,不存在采用新技术带来延迟的风险。”
学习小米模式,主打性价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沈海寅也是“小米模式”的忠实拥趸,因此,沈海寅也计划将“小米模式”运用到奇点汽车上。
“小米模式核心点在高性价比,不靠卖手机赚钱,而靠后续服务赚钱。”同样的,沈海寅认为奇点汽车也将采用同样的方式,不靠硬件挣钱,而靠后续的软件升级获取利润。
具体在售价方面,沈海寅表示,奇点的车如果用传统定价模式来做,至少起价 35 万元以上,但如果用小米模式来做,成本价大概在 2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