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技术同时,市场上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度也在逐步提升,那么,近年来人才招聘市场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在 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 2018 深圳站上,BOSS 直聘联合创始人王阿强在现场为我们揭秘最近的人才招聘市场。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整个人才的需求,不管是环比,还是和去年第三季度同比,都有超过十位数字的增长,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现象,万人规模以上的大厂招聘的需求量占整体需求量的占比有所提高,提高了 8%,整体的招聘需求依然强劲。”王阿强说道。

他又补充说,最近的新现象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火热出现的。“2016 年,中国的 AI 人才每年的招聘需求量都是翻倍的增长;另一方面,AI 方面人才的平均薪资也远远高于 IT 互联网的薪资。”

如今,AI 人才已经成为全球公司都在抢夺的人才,甚至中国互联网公司常用高薪酬去国外吸纳人才,而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的中小的创业公司该如何吸引 AI 人才?王阿强说道:“关于 AI 领域最大的矛盾,我们中国 AI 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旺盛和巨大的,而且国务院也出了新的政策和报告,国家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但是 AI 人才的缺口在 100 万以上,缺口非常大。所以,整体的行业人才出现了极大的供不应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的企业面向海外,拿出很好的条件来聘人才。很多创业性质的公司,他们对 IT 的人才需要很大,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两个建议,和大厂争人才是所有创业公司必须要面对的,我们有一句话,大公司秀肌肉,小公司秀诚意;小的公司招 6 个人,但是要拿出高于整个市场化工资的水平,让 6 个人拿到高薪做 10 个人的活。”

同时,Boss 作为一家企业,也面临着招聘的问题,他们又对招聘有什么样的理解呢?“我们认为招聘也在进化,以 90 后为代表的新用户,以科技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 CEO 为代表的新的招聘,以及新的组织形态为特征的新的组织形态,以及以大数据为主要代表的新的技术,这 4 个技术都在驱动招聘行业发展。Boss 直聘解决了招聘上的 3 个痛点,第一个是在 Boss 直聘上,我们让活跃的求职者和 Boss 聊天,我们除了传统的招聘场景之外,让更多的部门参与到招聘中来,形成两个招聘的场景,第三个是形成大数据的引擎替代人工的搜索。”

王阿强说道,他认为招聘行业有两个痛点,一个是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的供需之间的不平衡。第二点是招聘者与求职者存在着隔阂,解决这两个痛点也是 Boss 直聘创业的初心。

对于 AI 人才的稀缺,与国内教育息息相关,王阿强认为国内对于 AI 人才的培训还是相对薄弱,这一点可以借助于美国的经验,增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另外,王阿强还提到:“中国劳动力人口是70年代开始,每年都在增加,峰值在 2012 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 800 万到 1 千万,持续到现在我们经济的增长和用工的需求很旺盛,所以我们现在处在劳动力的人口每年减少 800 万到 1 千万。95 后也批量的进入职场,他们相比于之前的人更有特点,他们更加的自主,他们很在乎自己的感受。这给企业的招聘乃至于企业的用工提出了挑战,好比在招聘的环节,可能很多 90 后说,他们就认为他们和雇主之间是平等的,大家先平等的交流。”

王阿强认为对于招聘人才也要讲究方式和策略,“人才之争首先是雇主品牌之争,雇主品牌不是特别有优势,就要靠招聘者,曾经我碰到一个创业公司的 CEO 自豪的讲,他成功地把拿到了腾讯职位的经理挖过来了。既然中国劳动力相对变少,供求关系决定谈判地位,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10年前招聘一个 HR 就可以搞定,而现在光 HR 很费劲,这都是趋势。对于雇主品牌不是特别好的企业,让大家一起走到招聘一线,用营销的思维招聘人,与其说招聘一个合适的人,不如说成功的营销了一个职位。”王阿强说道。

对于 BOSS 直聘来说,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大量数据,据介绍,他们会定期出一些报告并免费提供给南山区人社局提供南山区人才趋势的报告。王阿强说,BOSS 直聘创业 4 年来,一直专注于打破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壁垒,遇到很多诱惑,但与招聘无关的业务并不会考虑。

有人说,2019 年将会是求职招聘行业上市的高峰,对此,王阿强表示,目前 BOSS 直聘已经实现了全面盈利,关于 IPO,也在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