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9月下旬,一年一度的秋招拉开了序幕,众多网络招聘平台也将继续在今年秋招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而最近,网络招聘行业动作不断:前有智联招聘将获阿里投资,后有前程无忧收到私有化要、58同城完成私有化退市……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与智联招聘进行谈判,商讨向智联招聘投资数亿美元的事宜。知情人士称,新投资或将产生协作,将阿里巴巴的技术和客户基础与智联招聘的公司和职位数据结合在一起。

阿里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入局网络招聘?对此,网络招聘从业者、比特聘CEO李春良表示,这些年阿里通过自营电商与投资并购的方式在C端的生态布局已基本完整,相对而言有些忽略了B端市场。阿里巴巴自身还有一部分2B业务,投资智联招聘应该是希望双方能够在企业服务领域强强联合。

阿里投资智联招聘另外一个层面就是,阿里体系每年人才招聘的量非常大,“这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几家互联网巨头孵化了一个蓝领招聘上市公司,”智联招聘的用户群年龄结构相对较大,多数是70后与80后,智联与阿里的合作应该也是寻求比较年轻的用户群来提高平台用户的活跃度。

李春良大胆预测,“未来,阿里很有可能全资收购智联招聘。

9月17日,前程无忧宣布公司董事会收到DCP Capital Partners发出的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提议,拟以每股79.05美元的现金收购前程无忧全部已发行普通股。前程无忧当天盘初大涨超17%。

9月18日,58同城股票正式在纽交所停止交易,历时5个多月的私有化进程宣告完结。关于私有化后的去向,58同城并未透露。业内猜测,58同城可能回A谋求高估值。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私有化并不是网络招聘领域的特有现象,而是很多2000年左右上市的企业,长期缺乏新业务的增长和近期海外上市监管严格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业务调整比较复杂,尤其对于财务没有新的增长点,产品没有创新,私有化也便于企业再次调整。

移动端增势强劲

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行业收入规模从2014年的191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0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9%,并预计在2023年突破10000亿元。而这个数字远低于人社部在2017年提出的,到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的目标。也就是说,仍有一万亿左右的市场没得到有效开发。

近年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猎聘等网络招聘头部平台纷纷布局移动端,日前Talkingdata发布的《在线招聘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从2017年初到2019年底,在线招聘行业移动端用户规模增长了3.1倍,移动端“用户红利”初显。

月活量方面,几家头部平台1月份用户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都在2月份有所反弹。其中,智联招聘移动端领先优势明显,BOSS直聘与前程无忧月活量较为接近,二者在2019年8月有所重叠,之后BOSS直聘有超越前程无忧的趋势;而猎聘在移动端表现与前3家均差距明显。

从PC网络招聘到移动互联网招聘,招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招聘平台存在的意义从过去的解决招聘者和求职者双边用户的信息不对称,变成今天的在线及时沟通大大提高了求职者的面试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招聘中信息真实性与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如何在以B端为主导的营收之外深度开发C端用户的价值,也是在线招聘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为规范网络招聘行业,人社部近期发布《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着重提出了对用户信息保护方面的要求。可喜的是,监管层面并没有对网络招聘做出过多限制,其他诸如经营许可、禁止违规收取费用等基本要求不会影响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不论是从市场本身还是外部监管两方面来看,互联网招聘都大有可为。

灵活用工或成新增长点

由于疫情还未完全结束,今年秋招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招聘场景和沟通方式。企业对“无接触招聘”、线上视频面试的需求提升,部分高校招聘会选择线上与线下结合(O2O模式)的方式。

李春良预测,未来的秋季校园招聘中,招聘平台会研发招聘智能机器人在每个高校进行落地,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引导双边用户在线完成初试。“这也是比特聘后面思考的招聘方式,App不再作为唯一的面试渠道和工具。比如机器人可作为主持人引导求职者和招聘者有针对性地提问和回答,这一块目前市场上还是空白。但我们至少得想到5年后什么方式最适合,这可能是我们在业务上新的思考和布局。”

比特聘从2018年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与视频手段的结合,试图将初试环节全部在线完成。“未来求职者在线下应该只用跑一次复试,不需要带简历和学历证书,大大提高面试效率。另外招聘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延伸的服务,比如能力测评等。”

传统招聘模式在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中的占比较小,更多的是服务收入,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招聘模式兴起,职场白领的跳槽工龄平均2年左右,蓝领大概在几个月。

李春良认为在线招聘行业未来还存在两块业务增长点:一是细分领域深耕服务,单纯做信息分发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对数据深度分析以推出针对性服务,让用户参与平台共建,不仅可以解决拉新的问题,也可以提高活跃度。二是灵活用工方面,目前蓝领的用工模式比较成熟,未来在科技领域也可能倾向灵活用工。“过去20年互联网集中对第三产业进行重构,未来三产均要实现数字信息化,逐步推动数字中国战略目标实现,数字经济人才招聘可能会是新风口。”

图片来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