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印尼消费者——或者身处印尼希望更换最新款苹果手机的消费者来说,上周五可能是个相对特别的日子。

印尼时间4月11日,苹果终于得以在印尼销售iPhone 16系列机型。在得知可以正常购买后,一位消费者向媒体表示,他现在很高兴,因为可以“直接从印尼买到iPhone (16)”,并且他也进一步指出,“如果我们从其他国家/地区购买···就会很难获得保修。”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期内,iPhone 16系列设备在印尼属于禁售商品。

从现在来看,这样的转变,仅仅发生在该禁令距今不到半年的时间。但这其中也经历了足够多的转折——主要是在“接近解除禁令”以及“禁令仍不能解除”之间来回往复。不过,如果再从现在来看,这些波折或许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或许。

把视角转移到这场纷争的开端——或者说转移到可以作为这场开端的那个起始点,正如本栏目多次指出,去年10月,由于苹果曾承诺向印尼基础设施和本地采购投资1.7万亿印尼盾,但最终兑现金额仅为1.48万亿印尼盾(按照当时汇率,差额约为1500万美元),印尼政府已于当月底禁止了苹果在当地销售iPhone 16系列设备,理由是——在印尼,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制造商必须满足最低40%的本地化供应件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印尼生产设备、开发固件或投资创新的方式来满足这一要求——但苹果均未能在印尼满足上述要求。

随后,便是我们所见到的拉锯战:

  • 禁令不久后,苹果提议投资近1000万美元在印尼生产更多产品,以期解除这一禁令,但该提议遭到了印尼政府的回绝;
  • 之后,苹果又提出将投资规划提升至1亿美元,而这一方案同样被印尼拒绝,理由是,印尼工业部认为,这项投资提议不符合公平原则,苹果在越南和泰国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投资——其中,就越南而言,截至去年4月,苹果对越南供应商的支出已达到近400万亿越南盾(约合158亿美元);
  • 再之后,苹果再提议将投资额提升到10亿美元,包含建设两家工厂(为AirTag生产工厂,计划于26年投入运营)以及资助苹果学院等内容;
  • 不过再再之后,尽管这一投资计划(10亿美元)被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批准,印尼财政部部长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称,由于该工厂与iPhone设备的零部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其部门没有依据来为苹果颁发允许iPhone 16系列设备在当地销售所需的本地零部件认证。因此,基于这笔已经提升到10亿美元的投资(规划),iPhone 16系列的印尼销售禁令仍无法被解除;
  • 直到今年年初(或者说2月底),媒体爆料表示,苹果和印尼达成了和解,前者取得了在当地销售手机所需的本地化含量认证许可。同时,据透露,苹果也同印尼当局签署了一项3.2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另据消息指出,苹果也将在印尼建设一座半导体研发中心)。尽管并未有关于为何投资规模从10亿美元来到3.2亿美元后仍能被印尼接受的理由流出,基于上述动作,正如前文所言,至4月11日——也就是禁令的166天后,这一风波终于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对苹果来说,印尼到底有多重要?

作为手机市场不可绕过的鸿沟,每年,全球范围内,苹果的iPhone产品销量大约为2.2亿部。其中,以目前可查到的数据(来自23年)计算,印尼会在其中占据1%左右的份额——大约为230万260万部左右。同其他主要市场(比如中国或者欧美)来说,这一数字可能有些相形见拙,但同样基于这个数字,印尼会是东南亚iPhone设备销量最高的国家。以260万部的数据计算,当年,这些设备为苹果带来了30万亿印尼盾(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计算,约合19.4亿美元)的收入。于此,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至少从数字的角度来看,19是远远大于3的,更不用说之后本应该还会有更长的剧本。

但纷争也从不会是单向的。

在它的背后,不难发现,尽管对印尼来说,苹果(包括设备和公司)会是一种被需要的需要,但对更多的“苹果”来说,如何看待这个东南亚第一、全球第四的人口大国(超2.8亿人口)可能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假如它们想要留在这里的话。

也当然,至少苹果已经从自身的层面上给到了回答,并且也正如2月份时印尼当局发言人所指出的那样,“与苹果的谈判很棘手···”

顺带一提,去年11月初,基于同样的40%本地化供应件的规定,印尼也在当地禁止了谷歌的Pixel手机的销售。但至今,谷歌似乎并没有任何推进该事件的举动。作为背景,根据预计,24年期间,预计有2.2万部Pixel手机通过个人装运或随身携带物品进入了印尼。而根据笔者当时的报道,截至当时,有数据指出,印尼拥有超3.5亿部活跃手机,远超该国的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