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业在人工智能(AI)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方面的投入正在快速攀升,但在落地能力、组织准备度与未来风险管理上仍存在明显差距。

来自Kyndryl与Dell Technologies近期发布的调研显示,尽管新加坡本地企业在采用速度与战略重视程度上位居区域前列,但在基础设施、数据、人才与整合层面的挑战,正在限制AI从试验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步伐。

Kyndryl在报告中指出,新加坡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将AI投入提高了33%,但只有24%认为自己已“完全准备好”应对未来技术与安全风险,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1%。

与此同时,本地53%的AI项目仍停留在试点阶段;58%的受访者难以跟上技术演进节奏;68%认为当前IT基础设施尚不足以管理未来风险。尽管全球54%的组织已看到AI带来的正向回报,但在新加坡,ROI压力仍在加大,领导层被要求提供更快、更实质性的成果。

Dell Technologies的调研则显示,本地企业的AI/GenAI采用率高于区域平均水平。52%的企业处于AI和GenAI的早中期部署阶段,高于亚太及日本地区(47%);已有27%的企业进入实际部署阶段,15%在GenAI工具的使用上达到较成熟水平;另有21%虽已设立战略负责人,但尚未明确具体的AI/GenAI应用场景。尽管采用率领先,95%的企业在整合AI时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44%认为难以跟上技术变化,47%对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走向缺乏确定性。

两份报告均表示,人才与技能缺口是新加坡AI落地的核心瓶颈之一。只有26%的本地企业认为员工具备足够的技术技能来抓住AI机遇;而在Dell的调查中,99%的企业认同需要强化与AI相关的能力建设,约三分之一企业将“选择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视为主要困难。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批判性思维(52%)、创造力(46%)以及业务流程理解(44%),被认为是最关键但同时也是最短缺的技能组合。

在基础设施与数据治理方面,难点同样突出。全球层面,仍有70%的CEO称,他们当前的云架构更多是“意外形成,而非设计所得”;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重新规划其云与数据策略。Kyndryl的结果显示,新加坡企业在数据主权与跨境数据风险上所面临的压力不断上升,而Dell的调查则指出,本地有97%的企业在AI数据准备方面遇到障碍,其中涉及数据隐私与安全(41%)、敏感数据处理(37%)、基础设施整合(36%)以及内部专业知识不足等实际问题。

ROI方面,新加坡企业明显更谨慎。Dell的调查显示,本地企业对AI的平均ROI预期为26.9%,低于区域33.3%的平均水平,同时也落后于印度(38.4%)和东南亚(37.3%)市场。42%的受访企业对AI在短期内的实际价值持保留态度。与此同时,AI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以及数据中心能效要求也被纳入各企业的基础设施策略:93%的受访企业担忧AI对环境的影响,97%正在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节能硬件、功耗管理、算法优化以及散热技术的升级。

综合来看,新加坡企业在AI上形成了“采用率领先、战略重视度高,但整合复杂度与准备不足并存”的特征。随着AI投入持续上升,各类型难题也在快速显现:组织内部的技术债、数据主权风险、技能不足,以及跨团队协作与流程创新能力的缺乏,都在延长AI从试验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周期。

展望未来,两份报告均认为,新加坡企业在人才建设、基础技术架构和跨部门协同体系上的调整,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AI应用的推进速度与落地效果。对于多数组织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再是“是否采用AI,而是在快速变化的技术与监管环境中找到明确的前进路径,并在速度、风险与回报之间做出平衡,从而决定其在区域竞争格局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