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菲律宾来说,sari-sari store是最常见的商业形态。

数据指出,当前,菲律宾的sari-sari store数量超过130万家,占全国商业机构的99.5%,为94%的居民提供日常必需品,年销售额约80亿比索。这些面积不足十平方米的社区小店构成了菲律宾零售体系的底层网络,也是居民获取商品与信息的重要节点。不过,受限于相对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生态环境,这些小店在数字化进程中往往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

本地科技公司Packworks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sari-sari store的数字化步伐正在加快。报告基于其覆盖全国逾30万家门店的运营网络,对2000多名店主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今年1月至8月期间,约一半受访店主的电子钱包使用量较年初增加75%;20%的店主使用量翻倍,另有20%增长50%,10%增长10%。

在使用场景上,40%的店主主要通过电子钱包处理店内支付,30%用于账单缴费,30%用于现金充值与提现。约13%的店主表示电子钱包收益已与实物商品销售相当;其余受访者中,66%称电子钱包业务占店铺营收的20%左右,21%约占10%。

平台使用方面,GCash占比85%,Maya为15%。为应对交易需求增长,不少店主同时使用多达五个账户,以提升月度交易限额。按每个账户10万至50万比索的上限计算,单店综合月度交易能力约为350万比索(约5.96万美元)。约30%的店主计划升级为企业账户,以获得100万比索(约1.7万美元)的月度限额。

菲律宾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零售交易中已有57%通过无现金方式完成。Packworks首席平台官Hubert Yap表示,sari-sari store正从传统零售点转变为社区级数字节点,在提供日常商品的同时,也承担转账、缴费和资金流转等功能。

基于这些变化,报告认为,电子钱包的使用正在改变sari-sari store的经营方式。更多交易被记录,资金流动更加可追溯,小店的日常运营开始与数字工具发生连接。对这些遍布菲律宾的微型商户而言,数字化转型仍处在早期阶段,但也正逐渐成为维系社区商业的新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