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初来,阵阵暖风吹入位处僻静雅致的衡山路上的某幢大楼,这也是我今天造访之地。
由于比约定的时间要早,我们提前到了线性资本的办公室。没想到就在这个午后空隙,我们的王天使还约了位可爱的创业者。在对方抱怨星巴克的网络很差时,王淮热情地邀请对方来他这办公,“想呆多久都没关系”。这也让我不经意得见识到这位80后VC平易近人的一面。
事实上,在我见到他的第一眼时,就有那种爱玩爱冒险的邻家男孩印象笼罩,这种和线性资本另一位合伙人张川的沉稳老练所形成的反差给人印象深刻。不过,在阳台上摆上一张桌几张椅,开始我们的访谈后不久,我就被两位之间所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颠覆了之前的看法。
【编者注:本次采访的背景正是我们动点自办的Xfounder第一季活动的首轮,图中两位都是我们这次活动有幸请到的来自线性资本的联合投资人,左王淮harry 右张川michael】
动点科技:从脸书离开也有三年了现在适应VC这个新角色了吗?
王淮:对于我来说,新的角色转变这其实是团队协作的另一个形式,我一直称呼我和张川为Dirty Hands,我是”Technically Dirty”, 张川是”Operationally Dirty”, 意思就是说原有的技术和业务出身背景相当于我们挖过矿的采矿者,是手上染过项目的原色的人。我们正是利用这些经验帮助创业者掘金。所以很多地方会跟正统血统的那些 VC 不一样,是否可以帮到有价值的团队成长,其实也是我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动点科技:刚进入这个圈子时,你曾为自己制定了天使投资的六大领域和七个问题,并放到网上“公开示众”,现在是否还坚持“初心”?
王淮:投资人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当时我的判断还属于刚入行的“菜鸟”,眼光也有所局限。当然现在的投资领域并没有排斥这些行业,但也将更多的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点融网)、电商、工具类,还有一个在印尼的创业项目和之前在斯坦福一个VC校友投了一个东南亚类陌陌应用叫Yogrt,在当地市场前景也不错。你可以说某些投资人只盯着一个行业是叫专注,但我认为其实这也是种懒惰的表现。因为他们不敢碰他们不懂的领域,他们怕犯错,这样他们就待在舒适区。美其名曰 – 保持初心。
动点科技:现在看好哪些领域?
王淮:大数据会是下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很多2010年上马的项目在经过了技术与市场的积淀和考验后,目前正是非常成熟的创业机会,商业前景也很不错;还有P2P的互联网金融,我们过去投的最好的就是归属这类的点融网。另外,人工智能以及物联领域也都不错。
反倒是现在很多人人都想做的O2O,倒是存有疑虑的。就像我网上找了个可以上门的足疗服务,体验下来:一个是在家有人给你按摩,感觉非常奇怪;另外一个,这种兴师动众的成本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这第一个O是否是硬需求我们要打个问号,还有在这两个O之间的连接不够2。
动点科技:你怎么看团队?
王淮:决定是否投一个产品时,对于人的因素考量要占到七成。
连续创业者获得投资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因为可以从他历史的表现、产品、投资人那里获得相对客观准确的信息,以辅助判断。我们也会问创业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产品腾讯也做了怎么办?答案倒是其次,目的是看到这个问题背后创业者的态度,比如他不逃避这个问题它是正视的,所以这不是个傻问题,这个态度比其他的东西都重要。
动点科技:两个合伙人之间怎么分工?
王淮:我看的是技术性,Michael(张川)是偏于商业性的考虑,彼此形成一个互补,也是对投资对象的全方位负责任的考察。但在考量投资项目上,我认为盈利性还是置于产品的潜在市场前景之后的。
动点科技:你怎么看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的现象?徐小平老师已经出来公开说了。
王淮:这其实是个大环境的问题,不光是创业者身上有这种浮躁现实的投机心理,投资人之间也会互相比较。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导致国内创业者跟国外创业者相比更加“离钱近”的生存环境。
这个问题也包括中美之间投资人的差异性,中国的打法也与美国很不同。像硅谷的投资者们有时投资就像“凑份子”,每人只投三五万美元,中国多是一家独大,甚至直接投资200万元人民币。不过,虽然美国天使投资人给钱不多,却会像大学导师那样一直负责指导而且乐于合作分享投资的项目,这当中也是不同文化差异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念。
关于这个问题,Michael补充道: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是一个科技应用大国而非创新大国,对流量为先的商业人才比之原生性的纯技术人才更看重。包括国内的创新环境对于抄袭的惩罚机制有待健全,势必导致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更差些,选择那些离钱近的投资项目也是无奈的保险之举。
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是不会丧失这个行业底线,同时劝告创业者们这可能也会是对团队信任的一种损害。我们还是希望作为投资人可以给创业者带来不同的价值导向。这也是线性资本的理念:给力又给钱 – Expertise then capital。
动点科技:有什么话对创业者说?
Harry:创新的核心是技术的创新。
Michael:能解决用户多少痛点,团队就有多少核心竞争力,产品就具有多大的前景。
通过一个小时的畅谈,可以感受到HARRY身上的Fun Employee,特指那种愿意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儿的人。这点也体现在回想当初从Facebook辞职的时候,公司极力挽留最后还是被他拒绝,毅然决定回国转型做投资人。从他谈吐之间的激情,也依稀可以感受到那种属于真正的创业者内心深处的‘Deep Desire’,这种特质想必也是HARRY能跟创业者之间产生更多共鸣的原因吧。
关于线性资本
一家专注于科技、商业运营的早期投资公司,由张川 (原京东VP、天猫高级总监) 和王淮 (Facebook早期员工) 共同创立的早期投资基金,旨在用专业知识和资源帮助被投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运营、整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