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前两年喜欢上人人和开心,去年开始上微博,但无论是sns还是微博热,对豆瓣的爱依然没有消减,时不时还会上去看看。这和我最近的思考很相似,社交网络应该包括两种:熟人网络和兴趣网络。

熟人网络:

在熟人网络中你的好友一般不超过50个,注重隐私,关注亲密朋友的动态。但由于朋友数量的限制,每天产生的信息流不多,粘性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会觉得越来越不好玩,比如由于你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你和原来的同学可能在话题上的乐趣越来越少,你会开始不关心他的动态。第三,当你想寻求一种乐趣,由于朋友圈子的限制,不能够满足,比如你想找一些同是设计师的朋友,但在熟人网络中找陌生人的门槛极高。

兴趣网络:

凭借兴趣,可以形成足够大的一个个圈子(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个圈子是单向的),这也是微博上的圈子都比SNS大的原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快时尚的消费形式,人们喜欢HM、优衣库的原因是时刻都可以保持时尚。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满足自己的欲望,习惯消费大量的信息。所以我也相信豆瓣的价值被低估。

另外,不同的生活习惯制约熟人网络在中国和日本的发展。在大多数美剧中有一个经典场景:男的问女的,你的Facebook账号是什么?而在国内,大多数人不是很喜欢让这厮了解自己在熟人圈子发生的信息。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更喜欢匿名网络,这也是为什么twitter在日本比Facebook更火的原因。

兴趣网络在国内会大行其道,比如一些社会化购物网站。豆瓣更像是30%的熟人网络+70%的兴趣网络,这种组合OK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