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力美广告副总裁赵伊江出现在亚洲互联网大会的论坛上,与一群移动互联创业者们坐而论道。

   

一周前,他的身份还是Google商业合作部AdMob负责人。

   

2009年11月,从芝加哥大学MBA毕业后,赵伊江进入谷歌中国。仅仅40多天后,他从汽车收音机里听到了谷歌搜索退出中国的消息。

   

“不管情愿或者不情愿,我们都被卷入了一个历史事件当中。”赵伊江当时即对身边的同事说。

   

不过,赵伊江所在的商务合作部负责的AdSense广告业务并没受到太大冲击。而Google在2010年5月以7.5亿美金收购AdMob的举措,则更为实在把赵伊江卷入了一场移动互联的浪潮。正式收购完成后,赵伊江的团队负责起AdMob在中国的开发者拓展与合作,到第三季度时,AdMob中国开发者的收入已经超过美国。

   

但赵伊江回溯这段经历时说道,AdMob的成功有历史的机缘,“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移动广告网络,移动应用数量也没有那么多,AdMob的Banner广告形式在一开始可以满足广告主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站在谷歌的位置往外望,赵伊江觉得,涌入移动广告领域的初创公司,再简单地学习AdMob模式,已不再是一个聪明的作法。

   

无论是巨头还是小公司,移动广告的从业者都需要发掘新的广告模式。

   

赵伊江看到一些机会,可是在谷歌,“最大问题是,整个产品和技术团队都在美国,作为中国市场的负责人也好,实际执行者也好,即使看到了市场的需求,也很难推动美国方面做出改变”,赵伊江说,难以将自己的想法放到公司的优先级里,难免掣肘。

   

而舒义(力美广告创始人、CEO)吸引赵伊江加盟的陈词中,最打动他的一句是:“我要找的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创业合伙人。”而在赵伊江的预期里,需要空间施展拳脚。

   

实际上,这场跳槽完成前,赵伊江被舒义请来的猎头约见了三次。第一次,他回绝道:“我在谷歌很快乐,不用跟我说了”,猎头锲而不舍,又约在柏悦酒店的63层见面,还是被婉拒。最后一次,舒义亲自出马,赵伊江才终被这位80后CEO招入麾下。

   

而另一项说服赵伊江的重要理由是:在他之前,力美已通过投资方KPCB的引荐,成功引入Google亚太区展示广告和DoubleClick广告平台主管梁信屏担纲CTO。

   

这家本土移动广告公司的高管席上,在短短半年时间中,接连出现两位Google广告业务主管,在业内引发不小的震动。对于公司的调整计划,舒义毫不掩饰:不惜重金挖来最优秀的人才,向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公司全面转型。

   

而Ex-googler赵伊江则换了个地方,又要踏上新一波潮流。

本文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晓悦,原文链接: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2-12/17/content_40192.htm?div=-1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