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早期投资圈里,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很活跃的一支队伍。前段时间有机会和基金会项目部副总监黄冠仪沟通,了解了他们具体的运作模式,在此分享给大家。

 

—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由上海市教委和科委牵头,每年出资1亿,支持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

 

—基金会的投资分债权(雏鹰计划)和股权(雄鹰计划)两种;

 

—债权的最高额度今年提高到了20万(之前是10万),免息免抵押,期限为2年,由基金会委托银行向创业企业发放,本金的一半按月等额还款,另一半在贷款期满后还款。

 

债权投资主要面向商业模式清晰的团队,需要有明确的用款和还款计划,更多是满足团队暂时性的资金需求。

—股权投资最高额度今年提高到了50万(之前是30万)。期限3年,由创业团队和基金会共同出资成立企业,基金会根据双方出资额持有相应股份。3年内,基金会不参与分红;3年后,创业团队可以原价回购基金会所占股份。

 

股权投资更倾向于有创新性的项目,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等。

—投资的行业上,50%左右是泛TMT;

 

—申请者需要是在校生(本科四年级以上)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等等),另外也需要在上海注册公司;

 

—从2006年至今,基金会共投资了600多个项目,累积投资1个多亿。其中明星项目包括开发了风靡社交网络的偷菜游戏的“五分钟”,以及网上送外卖的“饿了么”等。

 

在我看来,和一般的早期投资机构相比较,基金会至少有两大不同:

 

一是强调投资的公益性,不过于追求经济回报。比如免息免抵押的贷款,以及让创业团队原价回购股份的股权投资方式。

 

基金会最初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不让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做出来的研究成果一直“躺”在实验室中。

 

二是投资对象是毕业五年内的青年创业者。其实在早期投资中,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和积累,往往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有的投资机构明确表示,不投学生创业项目。因此在这个领域,基金会是个很好的补充。

 

有正在创业的同学,可以多关注下。另外,基金会也在尝试开放和其他早期投资机构合作来进行投资,感兴趣的也可以联系他们。

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stefg.org

 

微博:@创业基金会(http://weibo.com/stefg

 

联系邮件:[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__

 

PS:动点科技微信公众账号,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搜索"动点科技"、"technode”。我们会每天精选创业文章与大家分享,也欢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

 

另,希望获得报道的团队,可邮件[email protected],介绍你们的产品和团队,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的编辑会尽快跟你们联系。对了,我们的报道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