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早期投资差异

在TechCrunch Shanghai国际创新峰会上,阿米巴投资合伙人赵鸿、500 Startups中国区负责人马睿、心元资本创始合伙人郑博仁、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就中美投资差异的话题进行讨论。

关于早期项目的数据和财务报表

郑刚:中国和美国经济和文化的环境不一样,中国很多的创业者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别强,在企业方面,很多人其实在商业方面的经验,都是相对不足,认识也是比较粗浅。所以作为早期投资,签的协议里面我们要求他有定期的汇报,每个月月报每个季度季报。作为早期投资者应该多教育他们,比如说我需要什么样的财务报表,需要什么样的数据,需要什么样的分析的结果,你要告诉他方式、方法,然后告诉他们下面的人,实际上这样的话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他们就不给你东西,是他们不懂,这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

我们这两年中投了16、17家企业,其中两家有老外作为创始人的。在中国本土的基金基本上我所认识的,很少很少会投老外在中国创业的企业。他们会觉得老外不接地气,我们觉得老外不错。最大的差异就是这两家企业就是定期给我们做财务报告,我们觉得做的非常棒。实际上我们提醒说,你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做这个东西,他们觉得其实这也是小案子,我们需要这样的工作。我们觉得更多的是一个文化经济环境大家的认识理解不一样。

马睿:我补充一下,实际上我们在美国我也很难拿到数据。在美国的公司也是一样,他们真正在创业快速增长的话,拿到正确的财务报表对我们来说不是很容易,我们每个季度要求他们给我们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中,我们觉得主要的数据还是刚才讲的,你还有多少个月的现金,让你存活多长时间这些。

赵鸿:我觉得在早期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从我这边来讲,你可以根据不同的一些主要的数据指数,就可以看他们的表现了。只是想强调一点,我觉得对于创始人来说,他们有责任要学习。他们需要发展,也需要学习成熟的管理方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数据都是过去,我们要知道的是未来下一周下个月发生什么。

关于联合投资

马睿:我们基金种子阶段只投10万美元,只会占一小部分,那一轮融资的一小部分,所以我当然希望更多的联合投资。如果投资者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组合,可以把这一轮融资,看为怎么样组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导师团队是很棒的。我们带来的价值跟各位其他在座的基金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你要很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投资者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做一个优化。在硅谷联合投资很流行,没有一个是少过5个天使投资人的。

郑博仁:我们做的一个案子是25个人,这是有原因的。创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你只是花钱并不是很好,有经验创业者会找到一个在市场上比较好的投资人,通过这个投资人吸引早期基金。美国的创业者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项目的话大家都会帮忙,不是帮你不需要的忙,而是帮你要的忙。你要多请教他们。

赵鸿:我觉得中美是一样的,创业者包括钱、流量、市场都需要,这些潜在的资源是非常好的。而且我也建议大家当你找投资的时候,往这个方向考核他们。你是创业者,你也有选择,你要选好你的投资人。

在阿里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我的投资者来烦我,给我要数据,说我们最近做的怎么样,商业模式怎么样,每次来问我同样的问题。创业者跟团队是最知道这家公司怎么去做的,投资者就像刚才说的,好的公司真的你不需要参与,如果创业者聪明的话知道自己的短板和长板,我知道我的短板我会找我的投资者,当然我选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资源也可以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