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

知乎上线了新功能“市场”。这个新入口在页面最底部的导航菜单位置,与原有的“首页”、“发现”、“通知”、“更多”并列,他们把原有的知乎 Live、知乎书店、付费咨询(值乎)这三类主要的付费服务放进了这个全新的页面,在没完没了的商业变现讨论之后,知乎探索的脚步开始加快。

用户可以在市场里找到最为热门的职业规划、互联网工作,到稍微小众的博物馆参观、艺术品鉴赏,也有一些有意思的长尾话题,如有对冲基金,极限运动,天体物理等等。一同出现在市场中的还有“课程”,这可以看作是体系化的知乎Live。此外,在市场入口页面,流量分配机制也在“大家都在听”、“即将开始”、“热门Live”和“畅销书榜单”等栏目中展现。随着新版App的上线,知乎也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大规模补贴活动,用户可以领取多重折扣券与惊喜福袋,知识供应商也能得到现金及流量补贴。

20170517120907607

“很多用户以前在社区里面找寻Live 、电子书或者付费咨询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路径,那么现在有了‘市场’页面,使用的便捷性就极大的提高了,能够帮助用户建立更为清晰的消费认知。另一方面,知乎作为综合性的知识平台,基于本身已经存在的社交关系和关注关系,能够根据智能算法进行内容推荐,从而可能更好地匹配用户的消费需求。也将能够为知识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流量转化和有效连接,从而帮助他们获得体面收益。”知乎联合创始人李申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6月,凭借当时的600万用户量,知乎宣布获得了由软银赛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B 轮投资。这之后,不到一年时间,知乎的用户量就增长了一千多万。

2016年5月,知乎Live正式推出,这被认为是知乎在商业变现上走出的第一步——如果说转载付费授权和赞赏功能更多是为了维护社区文化氛围,那么知乎Live则是知乎给外界展示的更清晰的商业化模式。根据知乎披露的数据,知乎live上线近一年的时间里,共计进行了2900场Live,主讲人平均时薪超过11000元,超过300万人次参与,用户复购率达到了43%。今年年初,知乎以1亿美元的D轮融资跻身独角兽行列。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让内容付费成为一件时髦的事情。去年5月,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造的得到App随之问世。到了2017年,豆瓣网推出了首款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马化腾也在不久前发声,称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阅。对于知乎来说,从值乎、知乎Live到现在的市场,本身也是一个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其中的代表则是图书,此前知乎曾和出版社合作推出了知乎周刊、一小时、知乎·盐三个出版物系列。到去年年底,这三个板块已经产生了2600万销售量电子书。

便捷的支付手段是知识付费行业兴起的先决条件。基于支付宝、微信等便捷的支付工具,知识变现在几秒钟成为可能,进而才有商业模式发展的可行性——谷歌早在2002年就推出收费问答“谷歌问答”,2013年又推出了基于视频聊天工具的专家收费问答和培训服务,但都以失败告终。

对优质内容的渴求也是炒得火热的消费升级的一个表现。易观国际日前发布《知识付费风口来袭》报告中认为,知识付费的兴起,源自我国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消费型的重大转变——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居民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比例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教育、文化、娱乐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

一些观点认为,与电商类似,知识付费的关键依然在于流量——因为知识的生产成本是不变的,因此只要用户群足够大,收益也会随之增大。而当蛋糕越来越大时,受益的除了平台本身,还有广告主。根据知乎此前披露的数据,知乎的用户中。87%的人为本科以上学历,且有60%以上的月收入达到了4000元以上水平。而在消费习惯上,知乎用户中每个月有多于一次购物行为的占比达到44%,多于两次的则为34%——没有广告主会不喜欢这样的数据。

无论如何,知乎已经成为了最大的中文知识生产社区以及流量入口,对他们来说,商业化的探索是今后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