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寒冬已经炒了有好一段时间,如今不管是从媒体还是从投资角度来看,AR的火热程度都远远高于VR,VR真的没希望了吗?对此,CES Asia 2017展会上,多名AR、VR行业从业者一致表示,行业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VR与AR在未来将融合成MR,成为下一代个人移动计算平台。
关于AR、VR产业的现状,几位论坛嘉宾的观点也很相似,AR企业明显增多,而且不管是AR还是VR,大家都从之前的展示技术转移到了现在的展示应用、产品、整体体验上,行业回归冷静与务实。这是2017年AR、VR行业发展的一个特征,行业更加务实。
而从苹果在WWDC大会上宣布了对AR、VR的支持来看,苹果虽然只是半只脚进入了AR、VR行业,未能推出消费级的产品,但对行业而言仍旧是强心剂的存在。过去人们对AR、VR的质疑也将会因为苹果的入局而烟消云散。同时,由于AR、VR市场足够大,而且差异化较电脑、手机将更加明显,即使有巨头入局,创业企业也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就好了。
嘉宾介绍:
问题一:大家从本届CES Aisa上看见了AR、VR领域有什么新的趋势或有意思的点?
钟张翼:首先AR公司要比以前多;VR方面则是内容更加落地,实用性更强,我认为这非常好,因为我们不能一直讲未来的目标,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许贤:VR本质上不是技术,而是体验。前几年的展会中,关于VR,一般都是VR设备居多。今年,感觉应用类的项目,软硬结合,能够提供完整体验的项目多起来了。VR正在由黑科技变成普通消费者容易接受的体验。
罗鸣: 首先,AR比重越来越高了;其次,以前很多展会大家主要展示技术,现在AR应用落地也越来越多了,包括工业、旅游、教育、营销等等,展示出了AR越来越好的未来。
翁志彬:VR行业应用逐渐增多,体现了生产力潜力。
问题二:苹果WWDC大会上宣布了对AR、VR的支持,苹果为什么现在进入,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翁志彬:毫无疑问,苹果非常关注AR、VR,但苹果是一个用户体验为王的公司,其只有等到产品体验做到极致、行业产业链问题解决了、计算单元解决了、交互解决之后才会推出其产品。比如苹果Apple Watch永远滞后于行业两到三年,苹果不会着急在初期推出产品,因为它要保证整个用户体验。 这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值得学习的。苹果今年从AR入局我也认为是正确的,因为AR所遇见的问题要比VR少一点,成熟度更高。对于VR,苹果没有做单独的硬件,只是在电脑系统层面对VR做了系统上的支持。可能还需要两到三年,等行业更加成熟之后,苹果才能出更多更加惊艳的产品。
罗鸣:苹果进军AR、VR领域,对行业和产业而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打消了以前人们对AR、VR的很多质疑,是行业的强心剂,不管从产业还是个人生活而言,AR、VR将成为未来生活的必备。我们在行业应用中发现,企业对AR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明确,苹果的入局,激励了业内人士一定要义无反顾地接着做下去。
许贤:苹果很早就在研究AR,但要推出产品,需要考虑到体验的完善性、生态系统的成熟性,苹果此时入局AR,是对行业而言肯定是一针强心剂,坚定业内人士的信心。不过苹果只是在操作系统上做了相关支持,做了一些SDK或开发工具给开发者使用,本身尚无一款2C的产品,苹果一方面很看好AR、VR产业,但要推出具体产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钟张翼:AR是苹果非常重视的一个方向,目前苹果AR主要有苹果显示组负责,该部门目前有员工超过2000人。苹果非常擅长后发制人,产品不做到完美它是不会推出的,苹果这次推出ARkit相信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其他厂商纷纷进入AR的压力之下的一种表态。 硅谷不管是苹果还是Facebook等大公司对AR都有非常大的投入,认为AR是下一代的移动计算平台。
问题三:近来出现了VR退烧现象,小的公司倒闭,大的公司裁员。这正常吗?应该如何理性看待?
罗鸣:企业产品的成与败一直都是跟市场需求息息相关的,企业在行业内起起伏伏,淘汰也好成长也好都是很正常的,大家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翁志彬:从电脑到手机再到下一代的计算机平台,每代平台的迭代都需要4到5年的时间。 5年前很多人都听不懂虚拟现实是什么,而到了5年之后的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VR,而且有很多消费者甚至已经开始购买VR了。不管是AR还是VR,大概5到8年之后将进化到MR,就像是手机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是一样的。届时,MR将承担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作用,很多包括通信等功能都将往MR上集成。
因此,我认为这个行业是需要沉淀,还需要8到10年的发展,不能从一到两年内的情况对行业进行盖棺定论。
问题四:目前AR、VR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哪些使用场景更有价值?
钟 张翼:对AR而言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垂直2B,二是2C。AR是一个天然的3D显示,可以解放人的双手,未来,在以上两个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市场。 目前,由于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就必须需要行业从业者在各方面进行探索。
罗鸣:AR应用要具有普遍性,现在更多是营销和教育等场景,可以让所有即使只是有手机的人也能看到相关效果。
同时,随着图像处理的稳定性、质量、效率等问题的逐渐解决,AR应用也在变化。前年主要是AR卡片,偏幼儿教育,去年更多的是偏向于市场,从市场营销角度出发的产品,具体有展览展示等。今年,AR应用落地越来越多,能给客户直接带来价值的也越来越多。未来,行业应用还将越来越多。
许贤:VR应用场景主要是游戏和视频。目前PSVR等都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但其问题就在于设备单价比较贵,而且对场地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还有很大的获取门槛。我认为未来,移动VR的市场将会更好,对移动VR设备而言,其最主要的应用目前集中在视频领域,因为它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并没有游戏那么高。
在视频领域内,电影肯定是其中一类,但目前VR电影还不成熟,对于怎么讲好一个故事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与经验。所以,目前阶段VR直播只需要给到消费者一种上场的感觉,甚至给出不同的机位供消费者体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直接,不用考虑怎么讲故事。相对而言,目前VR直播更加实际。
问题五:华为小米等大企业的入局,硬件创业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钟张翼:出于品牌、销售等方面的考虑,大公司进入行业一般都会滞后一段时间,不管是合作还是并购,都会给小企业很多机会。小企业没有办法阻止大企业的入局,小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在大公司入局的时候,显得自己有价值。
许贤:新的行业内,小公司肯定是有着大量机会的。 大公司虽然资金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同时又有品牌,但大公司很难专注到一个点上面,反过来说,小公司在专注度以及差异化需求的满足上将有更大优势。
VR市场现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们还不知道市场有多大,用户接受度有多高。即使未来只有手机市场的十分之一大小,那也已经足够大了。而且,AR、VR未来的差异化将会更大,而不像现在的手机除了logo基本都一样了,具体来说,未来可能细分为视频类的VR设备、游戏类的VR设备、社交的VR设备等。
罗鸣:在AR方面,不同行业应用对AR的要求的差异化的确非常大。所以,当企业掌握相关技术之后,在技术落地时,都要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满足行业需求,这就是生存之道。至于巨头的入局,我们无法阻止巨头的大,也无法阻止巨头的进入和并购。
翁志彬:这个行业还需要十多年的发展,产品的趋同和巨头的形成对现在而言都还比较早,产品还需要大量的迭代。同时,即使开始是小企业,也有可能发展成有壁垒的公司,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大疆,大疆作为小公司入局比较早,但如今,即使现有大企业想要入局也已经不容易了。此外,年轻人对品牌的诉求也不一样,他们或许不喜欢存在了几十年的老品牌做一些新的东西,这也就给新的品牌带来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