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RF

编者按:一直以来,用户个人数据就如同潘多拉魔盒,互联网公司将其奉为至宝,想尽办法占有却不得不谨小慎微。毕竟一旦诱发数据信息的泄漏,产生的负面效应难以估量。

上周末,一家第三方公司给Facebook捅了大娄子。一位名叫Christopher Wylie的知情人士向纽约时报和观察家报爆料称,英国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在未经用戶同意的情况下,从Facebook收集了逾5000万用户的资料数据。关于这家公司的显赫功绩,当属其助推特朗普荣登美国总统的宝座。而此次信息滥用事件被指与总统竞选存在直接关联。

Wylie声称自己是这项计划的成员之一,并深谙这家公司的幕后目的——帮助特朗普拿下大选。于是,他们将目光锁定在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这里也是选民聚集地之一。公司通过获取这5000万量级的数据,建立起数据分析模型,然后分析用戶的政治偏好及相关属性,以便在选举时期想这些用户推送个性化的政治报告。

剑桥分析公司此前受聘于美国共和党的重要金主Robert Mercer,Mercer是文艺复兴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联席CEO,作为特朗普的簇拥者,拥有很强的政治立场。在其基金的重金支持下,剑桥团队为后者专门开发了一款名为“thisisyourdigitallife”的选民研究工具,价值1500万美元。由于选民心理学档案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公司将触角伸至Facebook。

获取数据并非易事,况且Facebook有明确规定,允许应用程序可以读取个人信息,但数据不可以为他人所用,仅限用于改善用户体验,不得转售,也不能用于广告营销以及其他用途。而后,剑桥分析公司与剑桥大学研究中心的Aleksandr Kogan教授勾结,Kogan假借学术研究之名,成功说服了Facebook,以合作的方式帮助剑桥分析公司获得了这5000万的数据。

有了数据的支撑,其通过引诱Facebook用户下载这款app,从而获得现金奖励的方式,暗中获取这些用户的居住城市、偏好、住址等资料,据统计共有2.7万名用户中枪。

Aleksandr Kogan是美国籍的俄裔学者,其在圣彼得堡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同时在剑桥大学心理测试学中心兼职。根据后来卫报的调查显示,他接受了来自俄罗斯政府的资金援助,用以研究Facebook用户的情绪变化。

实际上,Facebook在2014年底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和严重性,便不再批准类似的合作项目。2015年,得知真相的Facebook要求将Kogan开发的app删除,并要其保证销毁所有资料,但剑桥分析公司口是心非,不仅没有删除数据,最终还导致这5000万份数据流出,包含有11个州的200万份匹配文件,占据北美Facebook用户的近三分之一,这其中有四分之一是选民。

剑桥分析公司曾向 Facebook 表示已将这些用户数据销毁,但事实表明,这些被滥用的数据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作为此次事件的肇事嫌疑者,剑桥分析公司坚决否认掌握有这些数据。不过在上周五,Facebook宣布暂时关闭剑桥分析公司、Kogan和Wylie的Facebook账号,并聘请数字取证安全公司 Stroz Friedberg 针对剑桥分析公司进行调查,核实这些用户数据是否真的被彻底销毁。同时,Facebook还在进行自我审查,极力与此事彻底划清界限。

截至目前,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就泄露用户数据一事作出了回应,称该公司没能保护好用户数据,并承诺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随后,COO桑德伯格也就数据泄露发表声明称,Facebook这一次确实严重辜负了用户的信任,对此感到非常遗憾,目前正在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而稍早前,Facebook官方发布声明表示,公司是被欺骗的,并感到十分气愤。接下来会积极推行政策的制定,保护用户信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达成目标。而剑桥分析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让CEO Alexander Nix 暂时停职。

图片来自123RF

尽管Facebook在亡羊补牢,但这件事情的负面效应还在持续发酵,对Facebook加强监管的呼声不绝于耳。3月19日,Facebook 股价深跌近7%,公司市值蒸发超过300亿美元。不仅如此,Facebook把其他弟兄一同拉下水,由于对后市监管的担忧,Twitter、Alphabet、Snap 的股价在同一天均承压下跌。

回顾此次数据泄露事件,这5000万用户数据并不是被黑客入侵系统盗取得来,而是Facebook被美丽的谎言利用。此次事件所泄露的用户规模和资料敏感程度,虽然无法与雅虎和Equifax的用户信息外泄事件相提并论,但作为受害者,用户在意的的只是最终结果,以及Facebook为何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信息打包转售他方,即便果真用于研究,相信绝大部分用户是抗拒的。毕竟,他们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态度是零容忍。

从某种角度来说,Facebook在此次事件属于无辜受害者,而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者、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却认定Facebook是帮凶。他发文表示,Facebook通过收集和销售个人信息来赚钱,又将品牌塑造成社交媒体,这无疑是最成功的伪装手段。

斯诺登的这一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据《观察家报》一名编辑透露,Facebook曾威胁将起诉这家报社,目的是阻止记者调查剑桥分析公司涉嫌窃取5000万数据一事。无独有偶,2010年,一家名为RapLeaf的网络追踪公司就曾经利用Facebook数据组建自己的数据库,出售给政治咨询公司。

不仅得罪了广大用户,Facebook把媒体也得罪了一番。自从几个月前Facebook更改新闻信息流算法后,降低媒体内容的展示权重,转而增强社交性,各家媒体也深切体会到深冬下的饥寒交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本月上旬,在Facebook上拥有1200万粉丝的数字媒体Little Things毫无征兆地宣布关停,但这一切,在Facebook的新闻信息流算法面前不堪一击。根据皮尤研究公司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美国有45%的用户通过Facebook获得新闻。

不仅如此,近年来,Facebook在社交媒体中的信任程度正在丧失,自2015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Facebook在北美地区的DAU较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美国和加拿大的日活跃用户从第三季度的1.85亿下降到第四季度的1.84亿。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下降了将近四分之一。

图片来自123RF

去年,Facebook 面临包括假新闻、俄罗斯购买广告干预美国大选相关事件以及隐私保护等在内的负面丑闻。尽管Facebook 方面认为此次事件不属于数据泄漏范畴,但扎克伯格承认公司在推行政策和防止工具被滥用方面犯了很多错误。如今,Facebook已然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当口,除了来自政府机构和舆论斥责的压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对Facebook展开了调查,一旦实锤落地,公司可能要面临2万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足矣让市值近5000亿美元的公司倒闭4次。

在外界看来,Facebook正处在急需鼓舞士气的紧要关头,但Facebook外患之外还有内忧,公司多名高管被曝抛售大量股份。一般而言,公司在困难时期,管理高层往往不会出售股份,甚至会对股份进行加持。但Facebook员工透露,公司首席信息安全官Alex.Stamos将离职,主要因为在处理虚假信息问题上与公司高层有分歧。

就在年初,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还高调立下军令状,称今年的“小目标”是整顿Facebook,夺回属于社交媒体的权威和话语权。怎奈Facebook因小失大,卷入进一场矛头指向隐私泄露的政治活动,乃至主要矛盾骤转为竭力自保,乞求平稳度过这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