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4 月 23 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来临之际,亚马逊中国发布“2020 全民阅读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大众阅读氛围浓厚,许多读者通过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并借助阅读的力量,在实现自我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经典名著仍是最受读者青睐的图书类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呈现出各自的阅读偏好。此外,数字阅读对读者阅读行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读者对数字内容的付费阅读意愿不断提升。

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大众阅读氛围浓厚,逾七成受访者习惯睡前阅读

过去一年,大众对阅读的热情持续攀升,六成读者将阅读列入了自己的年度计划,更有25%的读者认为阅读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阅读量看,近五成读者的年度阅读总量达10本以上,年阅读量超过3本的读者占比达94%。阅读时长方面,46%的读者每天都会利用30分钟至1小时进行阅读,逾三成读者的日均阅读时长超过1个小时。在每天忙碌于工作、学习的同时,近四成读者会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为自己充电,选择晚间至睡前时段阅读的读者占比达到74%,而卧室则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场景。

经典名著人气最高,不同代际读者呈现多样化阅读偏好

面对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图书选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书心得。总体上看,经典名著仍是最受读者青睐的图书类别,而中外文学、社科人文、历史传记等类目同样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从年龄段来看,不同代际的读者对阅读内容也呈现出各自的偏好及特点。50后、60后读者选择经典名著、历史传记的占比更高,70后、80后读者偏爱社科人文、经济管理等类别的书目,而90后、00后读者则对中外文学、特别是科幻及网络文学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购书过程中,九成读者会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内在需求选购心仪的书籍。36%的读者在选书时看重他人推荐,其中作家和名人的“带书能力”最强,成为许多读者的购书参考。此外,热点人物及事件、热播影视剧等时下流行话题也是促进读者购书的重要因素。

数字阅读带动阅读总量增长,付费阅读意愿持续提升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有46%的读者选择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而29%的读者将电子书作为自己的主要阅读介质,占比较上年增长了6%。与此同时,电子书还对读者的阅读行为发挥着积极作用,七成以上的读者认为数字阅读帮助自己提升了阅读总量,其中四成读者反馈增幅明显。

在数字阅读的带动下,与阅读量一同提升的还有读者的付费阅读意愿。近八成读者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付费,其中许多读者都选择通过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

阅读助力实现个人理想,亲子阅读备受重视

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曾在《劝学》一诗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自古以来就将阅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人更是希望借由读书来充实自我,向着个人目标与理想迈进。调查显示,82%的读者认为阅读对实现自我理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七成读者希望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素质水平,陶冶情操;近六成读者想要在书中学习技能、收获新知,提升自身的思辨力,为今后的个人发展积蓄力量。有50%的读者则希望借助阅读暂时脱离社会的喧嚣,在书中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梦想中的世界。

此外,本次调查还考察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近八成家长平时会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有六成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在过去一年中阅读量达10本以上,阅读超过20本的孩子占比达到33%。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孩子的梦想大致形成于童年期和青春期。多达95%的家长认为,阅读对于孩子实现梦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抗疫期间,从阅读中获得慰藉与提升

这个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与轨迹。许多人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纷纷利用 “宅家”时光,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从阅读中获得精神慰藉和自我提升。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七成读者反馈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阅读量相较平日有所增加。

Kindle中国的阅读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一大批与疫情和传染病相关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例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经典书目。洞察到这一期间用户对数字阅读体验的需求变化,Kindle联合包括中信出版集团、读客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在内的全国逾40家出版机构共同推出“电子书先行”计划,让广大读者在居家防疫期间也能畅享阅读,足不出户即可抢先读到诸多的新书佳作。从第一季度Kindle的阅读数据来看,来自重庆出版集团的《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博集天卷的《战争论(全三册)》、世纪文景的《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等作品都是“电子书先行”计划中人气较高的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