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行业都受到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负面影响,但区块链领域的跨界合作却没有停滞。中国在区块链方面发展迅猛,2019年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的中心。

普华永道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作为区块链技术发展公认超级大国的日子可能已经屈指可数。相反,预计中国将缩小差距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区块链超级大国。

中国是不是区块链大国、是不是区块链发展所在?在区块链创新领域,中国和世界相比处在什么位置?

在10月29日的全球技术转移EMERGE峰会上,来自中美两国的区块链领域专家、学者与从业者就中国在区块链领域的超能力展开了热烈讨论。

推动区块链行业转折的关键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intech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宋思齐教授指出,在区块链诞生的十几年中,业界一直提到区块链的颠覆性成长,但过去几年里却一直没有体系化的应用。

如今,区块链技术已经成熟到足以支撑商业级别的应用和受信任的交易,监管也逐渐就位,转折的临界点近在眼前,不论从哪个行业或哪个公司先开始,中国在这过程中会成为毫无疑问的驱动因素,因为中国的区块链可以提供相对应的实力。

今年10月,习主席在第四届四中全会上提到区块链要加速发展。2019年起,中国就在不断推动治理区块链、加密货币。随着科技治国战略的提出,区块链因此成为科技基础设施。如今蚂蚁集团、百度等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之间没有对话。

区块链是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的统一的支持性的基础设施,使这些基础IT可以彼此进行交流,让下一代互联网在区块链的基础上繁荣发展。

Prof.Michael Sung(宋思齐)

“过去的互联网中,一开始大家都是单打独斗不对话的。现在,只有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以及多种多样的创新、跨界、跨生态系统的低成本的设备就位,才会迎来下一轮的爆发。”

区块链会成为中国的特长,随着新的基础科技就位,中国政府在全国部署区块链网络,中国在区块链领域会产生引领全球的应用。

而边界智能联合创始人曹恒认为,中国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应用的早期阶段,虽然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去解决高性能、可操作性等问题,但在应用方面我们仍需要投入代价很大的努力。

对于风投来说,政府的支持可以帮助其加速区块链的应用。

近期,曹恒的团队已经正在做跨区块链模型,类似IP的跨区块链的协议,可以让信息在区块链之间进行传递。

对科技的探索通常蕴含很大的风险,曹恒的团队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南京数字金融科技研究所的支持。除了资金方面,后者也帮助其与银行、资管公司等真正的商业案例建立联系,帮助其对技术进行验证和改进。

在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方面,汉全咨询CEO Matthew Graham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区块链的应用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像5G、AI等技术一样,社会对区块链的创新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随着政府、商界、民间的态度有所改变,资本也会不断注入。”

宋思齐教授补充,“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和供应链管理方面都是很好的工具,通过统一标准让不同系统间互通,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众化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曹恒也进一步强调了互操作性、互通性在公司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公司协作中的重要性,“上至整个国家层级的协作都非常重要。”

同时,她也指出:出于对安全性的要求,中央监管的可互操作性不会很强。   

“比如中国证监会有两个层面的监管:一层是对区块链进行中央的监测,另外一层是每一个区域的市场对区块链都有另外的监管。而每一个地区的灵活、开放程度也有不同。不同区域公司可以更灵活地设计系统来解决他们的商务需求。”

区块链系统的本土化改造

区块链网络在2015年被引入国内,宋思齐发现如今在区块链方面增长最快的生态系统就是中国所改造的系统。“这个系统和国家监管部门是相关的,也获得了国家的支持。”

2019年10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体单位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正式内测发布。

疫情之后,中国政府也投资了几千亿元进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中国以外,BSN在国际上已经被很多国家使用,“这个网络可以让我们进入到区块链,形成另外的版本编码化,将区块链的工具融入到其他的工具中。”

目前,中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已经开始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除此之外在智能城市、跨境支付等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更多的开发。

宋思齐预测,“这会引领我们进一步加大在区块链方面的投资,中国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第二大贸易方,疫情之后我们国家会变得更加数字化,通过加速贸易使中国的合作伙伴也加入其中。在此过程中我们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全世界的央行都被鼓励使用区块链技术。”

而Matthew Graham则提出,以框架为基础的信息,可以提升BSN开发的速度和价值。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进行更好的监管,达到更高的合规性。国际上也有规则和合规性两个部分,可以使用节点开放的软件。

严格监管事出有因

2017年9月,中国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禁止代币发行融资(ICO),比特币的买卖在国内也被认定为违法。对此,宋思齐教授认为,“中国不喜欢不加监管的创新,并且把它清除出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反对数字资产。”

复旦大学加密货币研究中心正在与政府合作进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宋思齐认为,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领先于全世界,未来对于数字货币的商业化监管即将放宽,会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形成正面影响,BSN也会成为整个变革的一部分。“我们不需要5年的时间,2年就够了,”中国正在以机制化的方式推动加密货币的大规模应用,这也会引起全球产业的涟漪效应。

“区块链仍然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科技,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我们不需要那些没有资质的投资者来做这些最初的服务开发科技。”

虽然在中国代币的ICO是不被允许的,但曹恒也指出,公共的区块链的努力,在中国受到很大支持。“我们的团队已经加入到公共区块链的开发计划当中,我们和一些大学提出用Cosmos帮助学生在实验室里活动。如果有凭证都可以获得一个网络,来支持这样一个价值体系。”

Matthew认为在中国,人民币和数字资产的兑换,以及各种投机化的区块链技术零售的应用是不可以碰触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中国采用的是比较谨慎且务实的方法。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也是非常严格的,任何加密货币的投机行为都会受到鄙视。”

Matthew Graham

关于区块链领域过度投资和投资不当,Matthew也分享了一些案例,“一些凭证是有缺失的,因为还处在区块链的早期阶段。我们现在面临一种未经检测的科技,并且是去中心化分布的,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投机。由此引起过度投资,包括挖矿机,有些项目甚至是骗局,散户在这方面有大量不当的投资。”

“另一方面,当科技受到国家鼓励的时候就会出现创新,也会出现大规模的补贴和投资。这时,类似于新能源车领域骗取政府技术补贴的行为就会产生。”

公有链与私有链融合共生

提到区块链,自然会讨论区块链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目前公有链被公认为处在监管的阴影之下,而私有链似乎更受欢迎。

Harriet Cao(曹恒)

对此,曹恒表示,中国公有链的技术开发是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两年前,我们发现在公有链上可互操作性非常重要,对企业来说非常关键。”

但另一方面,联盟区块链仍然存在,因为公有区块链的体验不太好,甚至很多区块链社区的伙伴也认为未来公有链会消失。

“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因为在性能之外,授信的私有链所面对的是不同的需求,而这些私有的区块链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提升智力支持,因此在企业环境中联盟链非常重要。

“所以我觉得公有链和私有的联盟链会同时存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价值,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

宋思齐教授也认为,基于一些技术性或商业模式的原因,未来区块链在全球的发展一定会走向融合的方式。私有的联盟链或公有链两者是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它们可以彼此创新、彼此传递,从而去承载价值。

“关键点在于统一的工具,我们可以将统一的工具加成在两者上面,从而降低开发者的门槛。”

区块链并非零和博弈

最后,Matthew总结,中国已经是一个区块链大国,并且是区块链发展技术最快的国家,有望成为很多领域的引领者。除了凭证化的本土项目的发展存在一些滞后以外,其他方面已经领先全世界。

“当然,这种凭证为基础的技术也需要本土化的支持。在这方面,我们还处于早期阶段。”以上一轮数字科技带来的转变来类比,中国区块链的现状和1993年美国的互联网一样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个技术未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毫无疑问会处在前排的位置。

曹恒认为,中国在全球的生态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加入在混合的基础设施方面,都会对全球区块链的发展产生进一步的贡献。但这并不是零和游戏,未来在基础研究方面还需投入更多人力,所以我们需要多方协作,才能共同促进全球区块链的发展。

“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银行,考虑的都是区块链的合规性问题、恐怖主义这些议题,”宋思齐指出,要发挥机制化的力量,找到中心化的控制和去中心化操作的平衡点。

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上,中美两国的技术战也正在打响,中国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都在受到挑战。但区块链作为一种开源的技术,需要各个利益相关方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协作,最终寻求的是一个多赢的模式,“很难由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区块链技术进行削弱或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