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年前的PropertyGuru之后,近期,纽交所终于又迎来了一位来自东南亚的新面孔。
美国时间3月6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拼车平台Ryde基于“RYDE”的股票代码在纽交所敲响了上市钟声,并以持平发行价的股价为当日收盘画上了一个不算多么波澜的句点。尽管从本次共计1200万美元的IPO规模上来看,这与Ryde此前的目标(1700万美元)相比多少有了一些距离,作为“首家通过IPO在纽交所上市的新加坡网约车初创公司”,在Ryde看来,它在这一天所收获“历史性成就”显然有着很多深意。
与东南亚的另外两家网约车巨头(Grab和Gojek)略显不同,成立于2014年的Ryde以拼车服务起家,并主要运营四轮车辆。作为Ryde的一大特色,Ryde曾表示,其用户最早可以在乘车前10分钟或最多提前一周预订乘车服务。而从这一点出发,Ryde也在官网上自称为全球首个实时拼车应用。
当然,历经十年发展之后,如今,Ryde的版图也有了新的延伸。在各大共享交通出行平台所不断谱写的“最后一公里/英里”网约车剧本中,Ryde也早已将其中的主角从“人”扩展到了“物”——即,通过汽车/两轮车司机以及步行者合作伙伴为包含电商、餐饮企业、社交卖家以及普通消费者提供包裹递送预订服务。也或者用Ryde的话来说就是:“Quick Commerce(暂译为快速商务)”。
为了推进其货物配送业务RydeSEND的发展,去年早些时候,Ryde也斥资45万新元收购了当地“最后一英里按需物流服务提供商”Meili。但在现实层面上,不难发现RydeSEND还有更多的路要走。并且面对Ryde的“超级移动出行应用”(Super mobility app)愿景,这条路上也将挑战重重。
据Ryde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2年期间,Ryde的总收入为882.5万新元。其中,来自移动出行业务的收入为651万新元。作为对比,来自Quick Commerce的收入则为9.2万新元(其余部分由广告和会员费用构成)。
把目光转移到亏损层面。同在22年期间,Ryde的净亏损额也从上年的124万新元增长至了496万新元。并且在截至去年6月的23年前六个月中,Ryde的亏损就已达到近400万新元。另一方面,有数据指出,截至22年底,Ryde的营运资金为负461万新元,同时股东缺口也达到了500万新元。基于这一表现,在风险层面,Ryde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表示出了“严重怀疑”。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对Ryde的长期前景抱有了一定的乐观态度。马来亚银行证券研究副总裁 Jarick Seet称,由于新加坡汽车拥有成本太高,长远来看,这里的出行乘车需求依然会推动Ryde这样的网约车公司走向盈利。作为背景,据悉,仅在去年10月,新加坡针对中小型汽车的拥车证成交价就达到了10.4万新元,而大型及豪华型车辆的成交价则达到了14.6万新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Ryde也把此前向平台注册司机收取的10%佣金下调至了0%。这一举动一度被外界认为能够提升Ryde竞争力。但这对Ryde来说依然远远不够。目前,在新加坡之外,Ryde的服务也已覆盖到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市场。但也有数据在去年指出,在其大本营新加坡,Ryde的移动出行服务(mobility)仅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5%。
回到本次上市正题。Ryde已表示,希望将本次IPO的部分金额用于新加坡地区以外的营销和增长,以深入探索东南亚(如泰国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潜在市场。但接下来,也不难预料,Ryde的未来之路也将像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Terence Zou已然经历过的那样,会是一场关乎“决心和毅力”的考验。
封面来源:Ryd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