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所谓的“主机大战”,赢家通吃。索尼 PlayStation 和 PlayStation 2 力压世嘉、任天堂与微软等对手,两款机型各自销量均超一亿台,由此形成了商业上的正向循环:主机卖得多,游戏就卖得多;游戏卖得多,就能招揽更多开发者来制作新游戏;如此循环往复,让索尼赚得盆满钵满。
但若要使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并保持这种势头,游戏机制造商们不惜一切代价。最初的主机大战就是通过独占游戏来打的——他们用《最终幻想VII》《超级马力欧 64》《光环》等大作来诱惑你,让你必须买下能玩到这些游戏的那款特定主机才行。
后来,这场“战争”也把你的朋友们卷入其中。2005 年,微软凭借 Xbox 360 扭转了局势——它让本地联机和在线多人模式都比 PlayStation 更加便捷,恰逢网络游戏和四人同屏沙发游戏的爆发式增长期。你真的会去购买一台所谓的“错误”主机,从而错过与好友一同游玩的机会吗?要是他们坚持只用 PlayStation 怎么办呢?全球各大网络论坛顿时掀起了一场关于各个品牌优劣以及主机性能特点的激烈辩论。
然而,在索尼推出性能最强大硬件——PlayStation 3 之后,一件怪事发生了。愤怒的开发者纷纷抱怨,索尼采用的独特 Cell 架构对于游戏开发而言极其困难且令人厌恶。Valve 联合创始人加布·纽维尔(Gabe Newell)甚至直言不讳地称其为“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
没有任何一家游戏主机制造商愿意冒险重蹈覆辙。到 2012 年时,索尼和微软均已为其下一代硬件选用了 AMD 的 x86 芯片,从而使它们的架构与 Windows 个人电脑保持一致;此后,它们便再未回头。再加上诸如虚幻(Unreal)和 Unity 这类跨平台游戏引擎兴起,开发者得以更轻松地将自家游戏同步推向更多平台。

再无主机大战
主机大战早已成为过去式。诚然,任天堂依然是那个独特的任天堂——想玩主力大作如《马力欧》或《宝可梦》,你仍需要一台 Switch;但如今大多数游戏都已支持跨平台联机,只要你买得起任意一款主机,就能和朋友在上面尽情游玩。由于不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现有 Xbox、PlayStation 和 Switch 的价格都在上涨:Xbox Series X 很快将比去年贵出 1000 块。
但在软件共享领域,即便是多年来因 PS4 销量碾压 Xbox One 而抵制跨平台多人联机的索尼,也开始认真转变态度。
推荐:游戏机光驱:我还没死透
今年 9 月,索尼在 Xbox 平台发布了自家游戏《绝地潜兵 2》,该作迅速登顶微软平台的畅销榜榜首。而在 3 月份,Xbox 游戏也占据了索尼 PlayStation 预购榜的前列——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并非如此,而是索尼和微软都意识到:与其强迫玩家购买特定主机,不如让游戏登陆尽可能多的平台来获取更高利润。
我可没乱说——“在游戏行业,我们正逐渐脱离以硬件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向能扩大用户社群并提升参与度的平台化战略。”索尼高级副总裁早川贞彦(Sadahiko Hayakawa)在今年 8 月向投资者坦言。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行业变革最明确的宣言——就在去年 5 月,该公司还在鼓吹用重磅单人叙事游戏吸引玩家购买 PlayStation 主机呢。
即便如今仍标榜“独占”的游戏,也往往只是“限时主机独占”。虽然索尼对此相对保守,但许多游戏已实现与 PC 同步首发,并在数月后登陆竞争对手平台。就连曾作为初代 PlayStation 杀手级游戏的《最终幻想 7》,如今也开放了权限:其重制版将于 2026 年 1 月 22 日登陆 Xbox 和任天堂 Switch 2,距离 PS4 / PS5 版的发布已过去多年。
与此同时,微软的限时独占作品《夺宝奇兵:古老之圈》仅 4 个月后就登上了 PS5 平台;今年 8 月,微软经典独占作品的重启作《战争机器: Reloaded》更是在发售当天同时登陆 PlayStation、Xbox 和 PC——将自家最具标志性的游戏拱手送给了对手。更离谱的是,在索尼发行的《绝地潜兵 2》中,甚至出现了可在 PS5 上体验的光环系列联动内容。

对微软而言,这些举措或许是形势所迫。其“每块屏幕皆为 Xbox”的战略背后,显然是因为 Xbox 主机销量未达预期,连带捆绑了可下载及云游戏的订阅服务 Xbox Game Pass 也受影响。但正如索尼发现将 PlayStation 游戏移植到 PC 能轻松赚钱一样,微软同样相信通过让自家游戏登陆 PlayStation 平台,可以提振 Xbox 的整体销售业绩。
如果我们顺着这个逻辑推演到极致——当主机本身不再是必需品时,这些品牌究竟还代表什么?没有实体机箱的 Xbox 还是 Xbox 吗?脱离了“Station”概念的 PlayStation 又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呢?
我们其实不必完全回答那个问题,因为主机设备并不会就此消失。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如何玩游戏的技术细节——他们只想走进商店买下最新款产品,插上电就能立刻开玩。尽管云游戏服务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但其用户体验仍存在过多阻碍,远未能像 Netflix 等流媒体颠覆 DVD 那样取代传统主机。更何况,对于索尼乃至微软而言,放弃实体零售货架、将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风险实在太大,毕竟眼前还有巨额利润等待收割。
微软已确认正在研发下一代 Xbox 主机,并放言这将带来“硬件世代中前所未有的技术飞跃”;而关于 PS6 配置参数的传闻也已甚嚣尘上。
但在过往十二年里,多数人尚未意识到一个本质变化:如今的 Xbox 和 PlayStation 早已殊途同归——它们本质上都是性价比超高的 AMD 架构游戏 PC,性能表现远超其售价本身,且搭载专为客厅场景优化的极速交互系统。如果制造商们能顺应趋势,将游戏推向整个 PC 生态(包括彼此的平台),他们将有机会触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新玩家群体。
真正让 Xbox 成为“X”(极致体验)、让 PlayStation 拥有“Play”魅力的,是它们的用户界面与游戏本身,而非主机内部的硬件配置。因此,或许是时候让索尼和微软彻底完成从游戏主机到 PC 的转变,并从中获益了。
PC 游戏的美妙之处在于其可扩展性:我既能在强大的桌面电脑上畅玩某款游戏,也能通过 Steam Deck 掌机运行同一款游戏——当然,便携模式下需要接受低画质;甚至一台拥有 15 年历史的老旧 PC 也同样能运行这些游戏。
索尼和微软均已涉足这一领域:只要开发者为游戏提供了补丁更新,玩家便可在 PS4、PS4 Pro、PS5 乃至 PS5 Pro 等不同机型上运行特定的 PS4 游戏,且每台主机呈现的性能表现与画面精细度各有差异。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 Xbox 系列——从 Xbox One、Xbox One X 到 Xbox Series S 及 Xbox Series X,性能更强的新主机往往能带来更优质的老游戏运行效果。
但仅仅推出一款新主机,几年后再推出性能更强的版本,对老游戏的提升却有限,这远不及 PC 游戏在每一代新硬件上都能自动提升性能,甚至还能适配掌机。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兼容并保留前 x86 时代的数十年经典游戏资源。
正因如此,下一代 Xbox 很可能会实质演变为一系列运行 Windows 系统的个人电脑,这些设备将由微软合作伙伴打造,并支持游玩 Windows 游戏。通过将 PC 游戏确立为 Xbox 的未来方向——包括把旧款 Xbox 经典作品移植至 PC 平台保存,微软得以转型专注于游戏发行商、操作系统供应商及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而不必再继续制造亏损严重的硬件产品。(事实上,微软曾在 2021 年承认其主机硬件销售处于亏本状态,索尼有时亦面临同样困境。)

已有迹象表明微软或正朝此方向迈进。10 月 16 日,该公司将与华硕联合推出要价 1000 美元的 Rog Xbox Ally X——这是一款搭载 Xbox 界面的 PC 掌机,不仅支持微软自家游戏,还能同时显示 Steam 等平台的游戏内容。司法文件披露,微软曾规划通过其 xCloud 云游戏服务实现 Windows 游戏的云端串流(而不仅限于 Xbox 游戏)。此外,内部消息暗示公司正着手组建 Xbox 游戏保存团队,旨在为其主机专属游戏开辟 PC 平台的新生机。
如果微软的目标是销售游戏而不是主机,那微软工作室为什么要开发 Xbox“主机”游戏呢?我估计他们应该在开发支持手柄的 PC 游戏,这些游戏可以在下一代“Xbox PC”和普通 PC 上运行,完全不需要移植。
目前索尼阵营内部动向尚不明朗,但如果 PlayStation 不走相同的路,我倒还挺惊讶的。2022 年,索尼宣布,希望到 2025 年,其一半的游戏发行都能在 PC 或移动设备上进行,这将大幅降低主机游戏的份额,而这也导致其 PC 游戏销量大幅增长。索尼前不久还更新了 PS5 省电模式,看上去正是为了让 PlayStation 游戏能像 PC 游戏那样动态缩放分辨率而设计的。
虽然 PS5 Pro 可以更好地运行某些 PS4 游戏,但反过来并不总是如此:为最新主机设计的全新游戏通常无法在性能较弱的硬件上运行。不过有传言称,未来的 PlayStation 掌机将支持在旅途中玩 PS5 游戏,而省电模式或许是完美解决方案。
索尼和微软或许不会真正将主机打造成 PC。他们可能尚未准备好放弃自家游戏阵容中的王牌作品。他们或许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然后再推出一款主机:还记得索尼把 PS2 称为电脑,以及微软在 Xbox One 上实际运行 Windows 系统的时候吗?
然而这两家公司都未必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盒子(Box)里。他们把未来寄托在游戏本身,这些游戏的销量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
主机盒子仍将是市场先锋,但它已不再是核心突破口。
后记
- 你可能注意到我几乎没怎么提任天堂。部分原因是它是唯一一家有能力继续奉行“玩我们的游戏就得买我们的主机”这种老套模式的公司,因为它的游戏非常优秀,且每卖出一台游戏机都能赚钱。此外,任天堂的发展趋势几乎难以预测。
- 虽然 AMD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游戏机和掌机的核心,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Windows 游戏现在开始可以在 Arm、手机架构、每台苹果芯片 Mac 以及任天堂 Switch 和 Switch 2 上运行。顺带一提,Switch 的芯片由英伟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