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苹果推出了iOS 8.4,里面内置的音乐应用图标又变了,从黄色iPod到橘红音符到红色音符到白底彩色音符,这样变来变去倒是有一股微软的风范。再次回望,音乐是苹果的基因,也是苹果最纠结的初心,苹果每次想通过修改图标对音乐服务进行重启,都是它一步步杀掉过去,拥抱互联网音乐的轨迹。日子过着过着,苹果完全拥抱串流的一天还是来了。我很失落,但没办法。

我的苹果触摸屏设备经验始于iOS 2(iPhone OS 2),可能比不上林泰前,但好歹也算早期用户。一路走过来,用得最多也最有感情的应用,就是自带的音乐了。恕我嚣张一次,我觉得全中国会用iTunes软件的人里,我能排到前十。每一次苹果更新音乐应用,我都能娴熟地把整个曲库搞进新的容器里,看着专辑封面像真的唱片一样翻动,那也是一种享受。后来coverflow没有了,再后来扁平了,直到今天,本地音乐只占了五个底栏中的一格,剩下三个在线串流、一个音乐人通告(那不就是死掉的Ping嘛!)—没有一个是我需要的。

Fuck off!老子只爱听迪士尼

我厌恶自己怀念过去的好时光,但现实实在太令人惶恐,我不知道90、00一代人怎么获得音乐,随便用豆瓣电台去听么?还是听朋友圈的QQ音乐分享?或者同学QQ空间的背景音乐?或者找中国X声音的满分唱功?再或者从虾米网易咪咕里面“那些干净舒服的女声”播放列表里扒喜欢的?当Pandora推出的时候,我是讨厌的,因为它的音乐基因算法把人类当成了爱古典就永生不会听嘻哈的傻子。后来抄袭者豆瓣电台来了,我删掉了在豆瓣上所有标记听过的专辑,不能让机器猜透我。

我收藏歌曲的时间大概在99年就开始了,最早我会用对录线连接随身听把磁带转录成数字文件,后来有了CD和打口碟,还有《我爱摇滚乐》和《通俗歌曲》,还有很懂音乐的碟店店员和朋友,在各种机缘下,我听了一些歌,有了自己的品味。后来上大学正是电驴风靡的时候,借着那股劲,又玩起了Soulseek,找不同版本的歌曲下来听,然后互相分享,真的乐在其中。当时的网络,想获取资源并不方便,首先网速不快,再者P2P下载是靠别人挂机才可以的,所以每个下载回来的专辑我都会非常珍视,我会在谷歌上搜专辑最大的封面(有时还要PS好看一些),修改好ID3(当时最好用的编辑软件是Tag&Rename)放到iTunes里,传到iPod上听。买磁带、买CD、电驴搜魂下载,都有仪式感在里面,我到现在也不会丢下。

什么叫仅显示iPhone保存的音乐?我的曲库就是一切!

在iTunes商店解除DRM那年,分享iTunes里购买歌曲的论坛开始出现,这些爱好者依照自己的爱好购回正版专辑再分享,以专辑交同好。正版的虚荣让这样的社区活跃了起来,有人整理了《滚石》杂志的榜单,把里面所有提到的专辑都买了下来,同时社区又因为不同方面音乐风格的爱好者继续分裂发展。这和盗版似乎没有关系,因为这个社区是封闭的,几乎每个成员都有购买CD的习惯。

我拖过整整一箱CD回家,音乐和文字都是有重量的虚无,唱片和书是它们的载体,也是物化的实体。iPod改变了世界,Kindle却没有相等的影响力。更不用说iPod是一众mp3里最难用的,你必须有且只有一个曲库,不能乱拷歌,索尼也照猫画虎学了这招然后被玩得把命搭上。被为什么会卖出上亿台?我不相信是什么iPod设计好看之类的想法,Ive爵士的品味我已经从他的扁平风格看出来了——一坨狗屎而已。我觉得就是iPod的拟物恰到好处地把数字内容加上了虚幻的实体,整理iTunes曲库本身就像整理自己的唱片架,把歌手排排齐,挑出几张好听的回味一下。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拿回iPod Photo的那个上午(其实是下午了,但我怕开始写行刑队),我真的花了12个小时整理了自己的所有音乐,每个都改好了标签和专辑插图,那种成就感在后来的将近十年里不断地重复上演,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之一。

打开苹果的iCloud曲库,第一步就干掉了我整理的数百个播放列表,然后“贴心地”自动为我跟随了整整100个艺人,在然后给我首页推荐了一些我跟本不愿意听的独立音乐,我要听迪伦和卡什,Pharill Williams滚蛋!我联系音乐人,只可能是为了要他们已经下架或者失传的专辑,让我每天看你们的广告,没门。

其实,我到现在都不太清楚爱听虾米绿钻网易音乐的人究竟听个什么劲,所有的音乐点之既来,没有任何“挖掘”的乐趣,我也用过虾米,去年李志新专辑首发虾米,我花了8块还是10块买了下载权,不在线听。我所有的苹果设备都是当时情况下的最大容量,iPhone里没装串流音乐应用,我就是爱下载,没办法。

题图是我昨天偶然看到的一个视频截图,一个类似CES的展会上,一位来自Gizmodo的记者第一次戴上了售价人民币约20万的森海塞尔奥菲斯静电耳机,在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他流下了两行清泪。这段视频真真正正打动了我,在满大街酷炫耳机制造的Wow wow声后面,真正纯美的声音应该是这样的反应。也许我应该更加热爱音乐,尊重音乐,最后让音乐打动我,而不是服务我。

愤怒/疑惑前注意:

这是博源的深夜档,个人言论个人负责,不代表动点科技观点。文章可能随时消失。

扩展阅读:

你还会去音乐博客下载 MP3 吗?来自Vice

流媒体时代,音乐的价值究竟如何来自动点科技

如果音乐付费下载,那我下载完后能把歌曲向别人分享吗,有什么机制可以防止付费音乐的私自分享?我的回答

如何在 iTunes 里管理音乐并做好分类?来自知乎

如何在网上找到一张绝版的音乐专辑来自动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