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髦”这件事,零售行业一直很拿手。

作为对新技术触觉最为灵敏的领域之一,零售行业会根据市场的迭代做出快速选择。无论是 POS 机、条形码、 O2O ,还是目前火爆的 AI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新技术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门店、供应链、物流、客服等环节都是理想的应用场景。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 2.2 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29 万亿元。零售行业的市场吸引力可见一斑。

那么, AI 如何助力产业升级,撬动这个巨大的市场呢?技术公司在思考这个问题,零售企业也在探索转型。零售巨头冯氏集团打造的利程坊作为探索全渠道未来零售的实验室,更是对新技术的应用展开怀抱。“在我们整个产业里,合作的供应商已经超过 15000 家,品牌或者是零售商超过 8000 个。我们现在希望知道怎么把这些技术与自己的产业相融合,而且还要不断地发现新的应用场景。”利程坊副总裁黄国豪说。

而为了让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清晰,5 月 31 日,利程坊“ Hello Future ”品牌活动首次落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技论坛。来自产业的人工智能专家相聚在一起,以零售行业为话题,开展了一场 AI +零售的思维碰撞。这个强大的行业大咖团队有: Rokid 技术副总裁、前三星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周军、ARM 高级市场经理商德明、 Face++ 新零售负责人李浩、奇智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崔兴年、昇星科技联合创始人徐晓彤、简 24 CTO 兼联合创始人韩鑫和人马互动联合创始人鲁哲宇。

知己——了解 AI 技术的脾性

Rokid 技术副总裁、前三星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周军

我们在谈论 AI 与行业结合时,首先要懂它的“脾性”,这是“知己”。“ AI 还是一个未知的探索世界,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AI 也一样,在未来数十年后,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Rokid 技术副总裁、前三星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周军认为, AI 的意义,可以媲美互联网。也就是说, AI 的确是划时代,各行业被 AI 颠覆这是趋势。

不过,近两年 AI 才火起来,这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像 Face++ 的新零售负责人李浩说的那样:“目前算法是有边界的, AI 没有想象中那样无所不能。” AI 的发展还在早期,虽然我们都有 AI 颠覆行业的壮志雄心,但是我们目前必须冷静地面对技术瓶颈。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技术边界的确定更是不能盲目乐观。

奇智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崔兴年作为一家 AI 企业代表,非常坦然地指出:“拿 AI 客服来举例,有的人以为机器人可以取代客服。其实,目前的 NLP 技术瓶颈导致其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就像很多人在语音交互的时候都不会好好说话,这对于机器学习是有阻碍的,而且与人交互过程中还涉及到上下文理解,这些领域都需要不断完善。所以目前,我们只能说通过 NLP 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效率。”

如果目前的 AI 技术有一定的瓶颈,那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将其与产业融合推进呢?“ AI 首先需要感知和学习能力;再则就可以做便携式的 AI 产品;接着是可以做个人化的 AI 产品。”周军认为, AI +产业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AI 产品不是冷冰冰的科技,而应该像一个新物种一样。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就是一个传统的形状。我们想要和 AI 做朋友,在产品方向上要打通整个产业链,如 Rokid 在产品布局方面就包括:硬件产品智能音箱、解决方案,还有芯片。”他补充说到。

ARM 高级市场经理商德明

而 ARM 高级市场经理商德明提出的“提供平台化的服务,打造 AI 的生态链”则是一个集合了技术发展与产业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整个 AI 的发展并不简简单单是某一块部件就可以决定,它实际上需要一整个平台,平台后还需要一个产业链。”商德明的观点与周军比较相似的是,都在强调 AI 的普及。“算力、功耗、成本、安全、生态,都是 AI 普及过程中的挑战。”他说,“所以我们希望整个软件系统是透明的,可以搭建一个共性的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复杂的算法。”

商德明觉得,有一个平台可以让 AI 有更好的扩展性,这对于变化多端的零售行业也是刚需。

知彼——摸清零售行业的痛处,对症下药

除了了解技术的发展脾性外,从技术的角度思考与零售行业的结合,还需要摸清零售行业的应用痛点。对症下药,精准地寻找到应用场景才可以让技术更好地落地,这是“知彼”。而零售行业有电商和实体门店,由于电商已经和大数据挂钩,所以,实体门店的改造升级给予 AI 的机会更多。实体门店比较大的问题就集中在管理运营方面,这成为了各图像识别企业争相角逐的一点。此外,语音交互技术的新兴体验也成为了一个吸引用户、提升效率的方式。

从左至右: Face++ 新零售负责人李浩、简 24 CTO 兼联合创始人韩鑫、昇星科技联合创始人徐晓彤、利程坊副总裁黄国豪

昇星科技联合创始人徐晓彤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分析了零售行业的痛点:“电商最大的痛点是获客成本和物流成本,这两点在线下实体店是不存在的。但是实体店最大的困境是销量、房租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他认为,对于实体店所关心的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他们希望把营业额做得更高,肯定是需要对前端的数据进行采集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告诉他们:这个位置今天放了一双鞋子,有多少人看、最后成交额是多少。这有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简 24 CTO 兼联合创始人韩鑫在运营方面的观点和徐晓彤相似:“传统门店运营仅靠个人经验,这是不全面科学的。必须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才可以把门店的整个经营状况摸得很清楚。我们的经营体系能够升级换代,其实人工智能计算机识别技术是最理想的。”

对运营管理方面,Face++ 也非常关注:“我们把整个线下实体店数据化,从个人进店的频次、会员识别、到整个门店贡献都做了一个整体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李浩介绍道:“我们提出了一个三段论,第一步叫数据采集,通过 IT 设备把所有数据采下来,第二步叫数据融合,结合各方面的数据,把数据做一个模型算法加工。第三步是数据预测,包括选品,供应链优化,陈列的调整等。”

从左至右:动点科技创始人卢刚、人马互动联合创始人鲁哲宇、奇智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崔兴年

而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客服等应用也在被快速渗透。虽然目前我们的语音交互技术并没有达到与人交谈自如的状态,但是就像人马互动联合创始人鲁哲宇说的那样:“对于客服应用场景来说,体验方式至少已经改变。人工智能客服不仅帮用户解决一些需求,还可以扩大客服的概念。客服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可以是更多方面的。”

无论是客服机器人、还是无人店的图像识别系统、刷脸服务等等,这些酷炫的黑科技现在已经在各大商场琳琅满目的展示体验。那么,他们在零售行业中会不会只是惊鸿一瞥,很快就被相忘于江湖呢?

“ AI 降低了成本,带来了新的体验,这是科技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一个福利。技术不断成熟,更好的落地实践, AI +零售行业是必然,而不是一时风口。”鲁哲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