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2025 年,仍然有人不愿从老式化石燃料汽车转向电动汽车,主要原因之一是里程焦虑。但准确地说,这并非真正的“里程”焦虑,而是“开了三个小时后不得不靠边停车,在停车场里等上将近一个小时充电”的焦虑。我承认,这焦虑有点儿不痛快。

大多数电动汽车厂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我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一件开心的事情:坐在车里玩游戏。

比如特斯拉就在车内娱乐系统中内置了不少游戏,包括《吸血鬼幸存者》《茶杯头》《欢乐斗地主》等,海外版车型甚至还支持运行 Steam 来玩《赛博朋克 2077》,支持手柄、键鼠。国内新能源品牌的车机有部分还支持微博、小红书、抖音等非游戏娱乐应用,让你在充电时杀时间。

在车内连手柄玩游戏这事儿(比亚迪甚至还发布了只有车主才有资格购买的手柄)并不新鲜。在宝马的新 5 系车型上,名为 AirConsole 的游戏平台让你的手机扫个码,就能当作手柄来玩游戏。不光是驾驶员,车内其他乘客也可以扫码一起加入,多人同乐。有卡通风格的赛车、问答、足球游戏,还有《愤怒的小鸟》克隆版游戏,等等。

在 BMW 5 系上你可以用手机当游戏手柄。

这些游戏不太可能威胁到《使命召唤》《堡垒之夜》《英雄联盟》等游戏,毕竟你不会半夜钻进车里一边开空调玩山寨版《愤怒的小鸟》,一边时不时瞥一眼数字不断减小的电量百分比,这般自讨苦吃?

回到文章主题——游戏,自然问题就来了:电动汽车在充电站充电,电子游戏在这之中有发展机会吗?

不会。

刚买车时,中午午休时我会在车里玩玩《茶杯头》和《吸血鬼幸存者》,有一回我还特意拿了 PS5、Xbox 和 Switch 的手柄测试能否连上娱乐系统。久而久之,我发现我压根不想在车里玩游戏,之前的兴奋劲其实只是由新鲜感带来的。更何况,车机屏幕在正中间,玩一段时间腰和脖子就要向我的大脑投诉了。

有些车副驾拥有专属娱乐屏。

我是喜欢玩单机游戏没错,但我更钟意坐在舒适的环境里,开一罐(有糖)可乐,拿上手柄,在固定场所、有一段稳定时间地玩。而不是在汽车充电的时候玩。充电的时候,我更乐意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另一个顾虑是,游戏公司愿不愿意为你的平台开发游戏。华为系的车用鸿蒙系统、小米蔚来小鹏理想等厂商用基于 Android 的定制系统、特斯拉的系统底层采用 Linux 内核……平台众多导致开发困难。平台、用户量、游戏公司的开发意愿,都考虑在内,可谓阻碍重重。

这是其一,其次是我真的不认为会有很多人乐意在充电或明明可以回到室内的时候,非要在车的屏幕上玩游戏。

车机的运算性能也是另一大考量。真的要为了运行 3A 大作,为你的车放上一块 5090 显卡?这些都是成本。

最后,上面提到各家系统,其实大多基于 Android,理论上都能运行安卓版移动游戏,比如《王者荣耀》《原神》《和平精英》等,我觉得游戏公司继续好好运营,顶多做一下大屏幕、手柄连接适配,就够了,真没必要为那么多车载系统专门开发各种版本的游戏。

再想想云游戏,腾讯、网易等公司都有相应平台,部分大型手游公司自己也有专门的云游戏版本。车载系统运行云游戏,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需求。

想在这块大屏上玩 PS5 吗?

实在想在车里玩 PS5、Switch?直接把你的游戏机连上“彩电”的 HDMI 接口,在你的“沙发”上躺着玩,还能从“冰箱”里掏出冰镇饮料,不是正好?比如某些车型就完全可以实现。

综上,我认为电子游戏在你的电动汽车充电时,并不会得到什么发展。3A 不会变成 4A、5A、6A,游戏还是你能在主流平台上见到的那些,只是换了个展示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你的爱车。

说回来,如果车企想提供这方面需求的话,只要提升屏幕素质,做好视频输入接口兼容性,就完全足够了,剩下的就交给用户——他们想玩什么,连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