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卖从骑手配送升级为空中投递,你是否会好奇这份“从天而降”的外卖究竟是黑科技福音,还是仅供打卡的新鲜噱头?近日,笔者在路过黄兴公园的时候,也体验了一把之前上过热搜的无人机外卖。
接下来,就带你看看这项新兴服务从下单到取餐的全过程。
取外卖还是逛公园
无人机配送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就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
在上海,美团已经开通了三条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航线,起点均为杨浦区五角场的合生汇广场,终点则分别为黄兴公园、互联宝地园区和复旦大学。

这次笔者选择的是黄兴公园里的空投柜,就在公园中心位置,跟着手机地图并不难找。

然后打开美团App,选择美团外卖点开,就能看到首页出现了“无人机外卖”的字样。
这里面的外卖品种与普通地址能选择的餐食样式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是以轻量化的奶茶咖啡为主,也有正常的简餐,但选择有限。笔者猜想这应该跟无人机的承重能力有关。
于是笔者很快选择了一份套餐(米饭加配菜)并下单,同时在常规配送模式下也选择了该餐食,彼时正值中午送餐高峰期,同等距离之下,无人机配送要比常规配送快27分钟(选了送餐时效里的最高值)。

大概半小时后,笔者听到了无人机的桨叶搅动空气的声音,不一会儿,载着我外卖的无人机就稳稳落在了在空投柜顶上,并开始投放餐食。几秒钟后,笔者收到了取餐短信,凭借手机号后四位即可取餐。


当点开空投柜,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包装盒,在享用外卖之前,需要把这个纸盒按照柜子上的示意图拆开折叠后投入回收箱,当然这不仅是为了环保也能缩减成本。


令人惊喜的是,外卖中的菜汤一点都没撒,与平时人力配送的外卖泼洒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实测下来,无人机外卖虽然快捷稳当,但当前更多的还是噱头。一方面,可以使用的点位极少,上海只有上述那三个地方有美团的空投柜,且用户必须去点位提前蹲守,更像是取快递而不是拿外卖。如果手头上有工作要忙,实际上节约下来的时间其实并不值得一提(毕竟大多数人都会提前点外卖)。
再者,无人机外卖服务运营时间极短,只在上午10:00到下午4:45运营。上午时间可以理解,要契合商场开门时间,但是下午那么早结束营业,笔者推测是由于无人机的摄像头会受到光线明暗影响,为了配送安全只能挑白天光线最佳的时间段运营。

另一方面,一次无人机外卖的配送费高达7元,享用一顿外卖的整体价格要高于人力配送,当然笔者能理解这种配送方式需要专人不断更换电池,并将无人机送至固定位置令其运转。但相信大部分人体验完一次都会老老实实回归传统的配送方式。
前沿布局,但难点仍在
尽管无人机配送的实际体验尚未达到随时可用、随处可达的理想状态,仍存在点位少、运营时间短、成本高等现实问题,但这一新兴模式依然被产业界寄予厚望,国内外大厂也在持续加码布局。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物流无人机市场将在2027年增长到29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01%,前景广阔。
一个月前,Uber宣布与以色列初创公司Flytrex合作,将于今年底前在美国部分市场再度测试使用无人机进行Uber Eats外送。这并非Uber首次涉足该赛道。早在2019年,Uber就曾尝试用无人机完成部分餐饮配送任务,但受限于当时严格的监管政策,这一探索未能持续推进。此次重启,显然是为了跟进技术前沿,以持续完善其多元服务生态。

大洋彼岸的中国企业显然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截至2025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迪拜等城市开通64条航线。今年国庆节前夕,美团无人机还宣布在深圳多条航线上线夜间配送服务。为此,美团升级了自研无人机的导航定位能力。
从整体战略看,当前美团无人机业务的价值并非直接贡献营收,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据虎嗅报道,无人配送业务是美团创始人王兴亲自主抓和重点过问的AI相关项目之一。在无人机业务上,美团整体上采取“自产自研”为基础的模式,并未把项目的收支平衡纳入考量维度,且在2025年均要加大投入。但与此同时,王兴对于该业务的年度渗透率(用户参与度、路线与航线开拓数量、无人订单增量)较为关注。
与此同时,在无人机配送方面也有布局的饿了么,其副总裁胡珺表示,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创新探索和有力补充,无人机配送不会替代骑手,主要应用在骑手难以抵达的偏远区域和医疗急救、应急保障等方面。
就目前发展的难点而言,赛迪智库分析师牟哲萱表示,无人机外卖业务的发展障碍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例如,电池技术严重限制续航与载重水平,难以覆盖大宗或远距离配送需求;复杂环境适应性也存在不足,密集城市建筑群、电线干扰及恶劣天气等影响飞行稳定性。其次,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起降点与充电网络建设滞后,通信与导航系统覆盖有限,5G/6G网络和北斗导航的覆盖不足,导致复杂地形下通信延迟,影响实时调度。第三是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无人机配送的前期投入较高,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而目前订单量有限,难以实现盈利。
但无论如何,无人机外卖虽未摆脱噱头标签,却还是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于高效稳送的需要。尽管当前面临技术瓶颈、基建不足、盈利困难等难题,但全球市场增长预期明确,国内外企业持续投入研发与布局,其长远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