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隔空喊话英特尔CEO陈立武,勒令其立即辞职的消息还没过多久,英特尔十分之一的股份就已被其政府收入囊中。陈立武业已转危为安,但他最近参与的白宫谈话,才透露出特朗普最关切的问题。

半导体发展事关美国国本,特朗普政府希望将其牢牢把握在手中,因此才策划好了这样一出戏,无痛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使其国内仍有王牌抗衡叱咤全球的东亚半导体产业链。

物超所值的芯片法案

陈立武在白宫谈话的具体内容我们自然无从得知,但谈话结束不久,英特尔即在官网声明中称,按照协议条款,美国政府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折价购买4.333亿股英特尔普通股,相当于公司9.9%的股权。这些股份目前价值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93.65 亿元)。

我们来仔细拆解这111亿美元的款项构成:其中,57亿美元来自按照《芯片与科学法》(下称:芯片法案),政府已批准但尚未拨付的补贴;另外32亿美元出自美国国防部根据“安全飞地”项目承诺的拨款;加上英特尔此前已获得的芯片法案22亿美元补贴,美国政府一跃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

此外,英特尔还给予了美国政府一项5年期的认股权证:若英特尔持有其代工业务的股份少于51%时,美国政府即可按每股20美元的价格额外认购5%的英特尔普通股。

或许是由于使用这样奇怪的模式购得股份,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投资将是被动持股,不会拥有公司董事会席位或其他治理权,但协议却规定了联邦政府在重大事项上与董事会保持一致投票权,比如工厂选址、裁员等软性约束事项。

目前来看,英特尔由此股价大涨,获得了政府背书的短期利好。然而,长远来看,政府介入企业关键抉择,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市场的疑虑甚至反制,成为悬在英特尔全球化业务之上的一把利刃。

回溯到 2022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法案,这部法案期初就是为了振兴美国半导体而确立,其将为美国半导体的研究、开发、制造和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的补助,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制造业激励措施,132亿美元用于芯片研发和发展劳动力;5亿美元保障通信和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此外,它还为半导体制造行业提供了25%的税收减免。

据悉,这笔资金会在法案签署的五年内陆续发放,而目前时间已经过半。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法案对资金使用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制:接受激励奖金的企业,十年内禁止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受关注国家” 扩大先进产能,一旦违反,补贴将被全额收回,这一规定,就像一道紧箍咒,死死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全球布局。

巨额补贴下的压力与变数​

有了英特尔的打样,特朗普又有了新想法。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在讨论如何以补贴换取美光科技、台积电和三星等其他多家科技公司的股权。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台积电高管已就若美国政府要求入股将退还补贴一事进行过初步讨论。在芯片法案中,台积电获得了66亿美元的补贴和50亿美元的贷款,不过这笔款项没有那么容易拿到,政府需要根据台积电亚利桑那项目的完成情况分阶段拨付。

今年3月初,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涵盖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座研发中心,试图在美国市场进一步扎根。从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来看,美国工厂在历经四年亏损后,终于实现盈利,为母公司贡献了64.47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5.34 亿元)的投资收益,这一成绩看似亮眼,却也难以掩盖背后的隐忧。

巧的是,2022年1月,英特尔宣布了1000亿美元的大规模芯片制造投资计划。根据计划,英特尔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和俄勒冈州共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扩建工厂,打造8家芯片工厂,以摆脱对亚洲芯片工厂的依赖,并强化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现实却给了英特尔沉重一击。2月28日,英特尔宣布,将推迟在美国俄亥俄州投建芯片制造综合体Ohio One的计划。根据最新消息,该计划的核心项目——俄亥俄州晶圆厂建设已两次延期:原定2025年投产,后推迟至2027年,最新计划显示首座工厂2030年投产,第二座延至2032年。

对于延期计划,英特尔代工制造副总裁兼全球运营官Naga Chandrasekaran表示,“随着我们继续在美国工厂进行投资,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使我们晶圆厂的投产与我们的业务需求和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财报数据显示,2024全年,英特尔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降2%;亏损额高达188亿美元,相比上一年的17亿美元,下降了约1205.88%;毛利率32.7%,比上一年下降7.3%。实际上,自2022年之后,英特尔季度业绩就出现明显下降迹象,整体业绩不佳。如果还要强撑着建新厂,无疑是雪上加霜。

延期其实是在利润不佳的情况下一种明哲保身的选择,本无可指摘,但是已经让特朗普政府看到了计划执行的未及预期并产生了焦虑情绪。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抱怨称,拜登政府时期出台的芯片法案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补贴,但美国纳税人却没有任何回报。

结语

美国政府补贴目的是牢牢掌控半导体产业发展,原本就有诸多附加条件,如今英特尔计划执行未达预期,政府加强对英特尔的管控,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英特尔这十分之一股份的易主,对英特尔来说是助力还是负担?恐怕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