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在未来将重塑千万家庭的出行和生活方式。近日,上汽集团旗下新车款MARVEL R正式上市。据悉,该车型搭载的智能网联直连通信车载终端已获得工信部的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和中国无线电管理局的车载车规级5G/C-V2X终端产品认证,取得5G技术商用资质,成为全球首款可上路的5G量产车型。
当前,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上行周期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技术升级将被注入新动能,其中,人工智能及算法将推动汽车迈向更高的智能驾驶层级,云计算与大数据也将进一步提升车联网数据价值,为车辆远程诊断、导航、车辆监控、自动驾驶等应用赋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厂的推动下,未来一定会有大量车企拥抱车联网的怀抱。
5G发展释放动能
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使得车联网成为必然趋势,而车联网也是未来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4G技术为车联网提供了基础功能和简单的应用场景;5G技术则大大增强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连接能力,助力车联网快速落地。
自2019年正式开启商用以来,经过2020年的爆发式增长,2021年我国5G发展将迎来关键期。截至目前,我国5G基站已经建成超70万座,5G终端连接数接近2亿,5G用户数量超过1.2亿,5G网络基本实现主要省市乡镇覆盖,5G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与规模。
车联网是5G的重要下游产业之一,同时5G也助力汽车行业向智能化转型。不得不提的是,车联网对于大流量传输与低时延通信有着极高要求,为5G开拓了巨大应用市场,是5G应用的典型场景。在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进程中,未来车联网想要实现车路协同控制、远程遥控操作等高级别自动驾驶业务以及车载娱乐等多元化业务,都离不开5G等技术的支持。
近年来,作为5G商用的重要应用场景和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5G﹢车联网成为重点关注的领域。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指出,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此后不久,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着力推动5G﹢车联网协同发展。
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并逐步实现车辆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区域试点。
2021年,工信部将加快5G﹢车联网发展,调动地方积极性,探索解决应用场景、运营机制、商业模式等关键问题,带动车联网在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加速产业发展。可以预见,随着5G汽车热度逐步升温,消费级5G﹢车联网商业化应用也将随之开启。
大厂博弈分秒必争
在AI、大数据、5G等技术的推动下,造车新势力日益强劲的销售成绩和飙升的市值,吸引着各路资本入局;传统车企不甘放弃眼前的巨大蛋糕,频繁推出新能源汽车;而华为、百度、阿里则以多年积累的系统与技术优势跨界进入汽车领域。
关于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无论是各种高精度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还是高清地图、智能车机、车载OS等软件,各大公司都在分头行动,争先恐后地推出落地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1年伊始,百度正式携手吉利进场造车;与此同时,英特尔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预计2021年上半年将在东京、上海、巴黎、纽约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还有近期苹果公司与现代汽车的合作谈判浮出水面;上汽、阿里和张江高科联手打造的智己汽车已落地浦东,并围绕用户出行新需求,在续航能力、电池安全、沉浸式自动驾驶、全新人车交互、内容分享等方面开始发力……随着传统车企、新势力、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现在已经到了产业爆发的前夜。
在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市场的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预计至2025年可达到接近60%的市场规模。长期预测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不断增长,至2025年接近20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75%以上,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认为:“目前汽车产业的变革类似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过渡,目前汽车的转变时期好比2010年智能手机的转化时期。”
如此种种对车联网自然是重大利好,作为物联网领域成熟度最高且连接数量最多的行业,车联网快速渗透。根据ICVTank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V2X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V2X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50亿美元。2019年中国V2X整体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V2X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对于车联网来说,目前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涉及众多因素,比如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成熟度、成本问题,同时需要足够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场景划分、监督管理、基建改造等方面的努力。但是辅助自动驾驶功能和自动泊车等场景正快速落地。小鹏汽车表示,2020年以来其用户自动泊车场景覆盖率达到85%。上汽集团新推出的智己汽车则计划2021年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在上海核心商超进行代客泊车功能的开发,2022年在一线城市进行零接管自动驾驶体验。
结语
当今已是AIoT、大数据等技术引领的时代,电子信息融合的需求日趋强劲。智能化终将改变汽车的定义,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抑或是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谁都无法割舍智能汽车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在车联网高度成熟之后,智能汽车将成为移动的智能空间和场景生态服务体验的超级终端,有望开启智能手机之后的新移动时代和网络生态,并在工作、生活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成为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