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去年8月份,我曾前往位于北京昌平的一栋两层小楼,拜访了下厨房的创始人王旭升。说实话,去之前还是有颇多疑惑:距离A轮融资已过2年,下厨房为何迟迟不引入新的资本?积攒数百万用户,平台商业价值该如何变现?“小而美”的初创公司下一步又该如何行进,才能实现蜕变?

采访结束后,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当时得到最关键的信息,是下厨房马上要上线电商平台。去年10月,主打“家庭美食电商”概念的“市集”业务正式上线。

到现在其电商业务已上线半年多,下厨房是否完成了从工具、社区到电商的变现,慢节奏发展的步伐又能否打破……带着这些问题,动点科技在三里屯ASSAGGI餐厅采访了下厨房副总裁牛文怡。

成绩单︳月活跃用户超2000万

牛文怡向我展示了下厨房成立4年以来的成绩单。

  • 月活跃用户数为2006万 注册用户数为550万
  • 创建的菜谱总数达30.9万份,作品总数为784万份
  • 电商方面,在去年双十一,松下面包机单品的最终成交量占松下天猫旗舰店的1/3;今年4月,下厨房特卖松下电饭煲,不到20小时售出1000台

“2006万”这一数字的具体构成是,APP 435万、手机浏览器930万、PC 641万(注:包括注册和未注册用户)。作为对比,已在日本上市、估值达14亿美金的Cookpad月活跃用户数为5040万。

“我们正在谈融资,”牛文怡告诉我,B轮完成后,下厨房的估值会达3亿美金。此前下厨房曾在2012年6月获得天使湾和九合创投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2012年10月获得联创策源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电商︳用粉丝经济做电商

在积累到一定的用户数后,菜谱应用纷纷涉足电商领域,好豆网、豆果美食皆是如此。

下厨房的“市集”自去年上线以来,陆续尝试了100多个商品的销售。相比于此前单品销售相对零散的方式,下厨房即将于6月推出“升级版”。新的市集为供应商提供管理后台,允许后者建立一个类似淘宝的店铺,对旗下商品进行销售。首批入驻的品牌,既有生鲜领域的易果、天天果园,也有进口食品领域的山姆会员店。

屏幕快照 2015-04-23 上午8.17.23

在被问到是否会发展成下一个淘宝时,牛文怡认为,下厨房的用户一贯有较高的逼格,市集有资本发展粉丝经济,“用户信任下厨房平台推荐的商品的品质,甚至愿意以一定的溢价来购买。甚至有用户经常会在购买商品后留下数百字的详细评价,为后续消费者提供非常好的参考意见。这也是下厨房独有的优势。”

豆果美食的创始人王宇翔此前在接受动点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上线其平台的标准之一是该产品“是否是用户做饭中真实需要的,是否容易形成二次购买。”而下厨房更多强调的是“个性”,比如此前售卖的螺蛳粉先生、临安青绿芦笋、喜食宴若羌红枣等偏长尾的商品。

除了在平台内的销售,下厨房还承接导流功能:提供入口给供应商的其他电商渠道。而在整个电商体系中,下厨房只是以平台搭建者的身份存在,仓储、物流、包装等部分均由供应商完成。

锋评︳拆分or集成?

此前,我曾采访过“面包旅行”的CEO彭韬。面包旅行和下厨房虽然专攻的领域不同,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通过工具产品进行多年的用户积累后,面临商业化的转型。区别在于,前者开发出“泰国自由行”等多个独立于面包旅行的APP,将游记中涉及到的旅行产品打包,向用户提供一键购买服务;后者则未实现一键购买菜谱中所列食材功能,购买服务也未独立,而是集成在下厨房APP中。

随着后续接入产品的增多,下厨房或许会变得越来越拥挤。看来,在店铺排名、个性化推荐方面,下厨房需要及早入手。大数据建设可以开启了!